屋内挺着大肚子的继母陈氏在一旁柔声劝着,“这事想开了就好,以后若是能在柳家站稳脚跟,生下一儿半女,你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最小的四丫咬着手指,眼巴巴地看着大碗白米饭不停咽着口水,最后忍不住地问道:“娘,我也想吃。”
继母厉声斥道:“除了你大姐,这锅白米饭谁也不能吃。”
都说后娘难做,但陈氏自认为做得还算不错,就算挺着在大肚子也在纺线织布、洗衣做饭,将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银子没到位的情况下,就这锅大白米饭都是她用攒了好久的一篮子鸡蛋换来的,虽然不多但却是她目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
死到临头的犯人都有一餐断头饭,即将出门的常大丫,自然也少不了一顿好的。
可常大丫嘴里塞满了饭,却一口也咽不下,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尽数落进破陶碗中。
拿着小杌子坐在角落的常良才只是闷头闷脑地编着手中的竹篮子,不过四十来岁的年纪就已经被生活压弯了脊背,他也不想卖女为妾,但家里地少人多,再加上前妻生病买药,将家底都折腾得差不多。
当然穷也没什么可说的,村里人人都是如此,他也穷惯了,真正打动他的是柳家的诚意。
“姨奶奶可吃好了?”媒婆甩着帕子走来,“时辰不早了,咱们还得赶紧启程,要不然错过了宿头,就只能露宿荒郊野外呢。”
山里虎豹豺狼可不少,出门在外在哪处落脚,哪处吃饭都是事先打点好的,此举不仅防着凶兽,还要防着歹人。
常大丫闻言仓皇地抬起头,环视了一圈众人准备和家人告别,这才发现其中还缺了一位,“二妹呢?”
陈氏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好,“她那性子野得很,不用等了。”
说起来她虽是继母,在这个讲究孝道的时代,天然地在子女面前拥有权威,可却拿二丫头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二丫头是个主意大的,竟然自名常巧之,要知道村中女孩叫招娣、引娣的可不算少呢,叫丫头什么的也算好的。
这倒也罢了,反正女孩也不上族谱,名字改也就改了吧,只是这二丫头软硬不吃,每天将自己打扮得像个野小子,天天拿着破弓往林子里钻,要不是时不时地能打来猎物卖两个大钱,这个家里早就容不下她。
常大丫只得先和其它人告别,先是叮嘱亲爹常良才好好保养身体,后又嘱咐妹妹们乖乖听话、好好干活,手脚麻利些以后也能找个好婆家,不要像她这般被卖给别人当妾,生死都捏在主子手里。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