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陈氏听得脸色都黑了,辩解道:“宁做富人妾,莫做贫家妻,我也是为你好。”
不待常大丫说话,媒婆赶紧掏出三锭十两的雪花银塞给陈氏,笑道:“还是你明白事理,要不是柳大官人无子,这桩好事可轮不到你家大姑娘呢。”
柳官人不是在城里纳不到妾,事实上他有十几房的如夫人,可惜生一个是女儿,再生还是女儿,竟连一个可以接香火的也没有。
偌大的家业竟无人继承,白白送给旁支岂不可惜,无奈的柳大官人只得频频求神拜佛,寻到一位有名的大师替他算命,最终大师抚须道:“施主命里无子,但若是能寻到八字相合的女子,还有一线机会。”
柳家派人到处寻访命定之人,但同意做妾的人太丑,不丑的又不愿为妾,直寻到常家此事才算了结。
陈氏接过银子,心下高兴不已,小山村里就连铜钱都使得不多,大部份交易还是以物易物,雪花银可是个稀罕物。
她咬了咬银子确定无误后,仔仔细细揣入怀中,又继续劝道:“大丫,城里不比村上,以后可要好生侍候主子,莫要惹人厌弃。”
常大丫没有理她,自顾自地钻进西屋,反正也没有陪嫁,便准备打包带上一些贴身衣物离开。
媒婆却高声阻止道:“姨奶奶还是快别收拾了,柳家什么都有。”
不是她嫌贫爱富,但柳家就算是三等下人也有一身体面的衣赏,那些打满补丁的衣服带回去也只配当抹布,就这样也嫌布粗不吸水。
此时常家院外的村民们早已得知常家得了三十两银子,个个眼红心热,“三十两啊,我记得聘礼最高也就十两吧。”
“哪有这么多,张家闺女嫁到镇上也就四两银子。”
“那又不一样,这是卖身银,高点也正常。”
“但也太高了,以前遭灾去逃荒,听说一个姑娘也就四两银子的身价,甚至有不少爹娘情愿不要银子,只求能给孩子谋条生路呢。”
众人正七嘴八舌议论之时,常巧之终于回到了家,大伙赶紧闭上嘴,眼睁睁看她大步流星地走进堂屋。
常大丫迎了上来,“二妹,你总算回来啦,可我却要走了。”
常巧之淡淡道:“好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