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他的技术精湛,他在工厂内的地位非常稳固,不论外界怎样变化,厂方的重要活动仍然需要他参与。
即使所有物资都是统一供应的,但在选择上仍有巨大差异,比如说从食品加工厂得到的是瘦肉或肥肉,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人际关系和态度。
不受欢迎的人可能会拿到骨头,这其中的区别非常明显。
为了员工们的利益最大化,管理者们绞尽脑汁寻找办法。
在这个物资相对短缺的年代,除了改善饮食外,恐怕很难找到更有吸引力的事物。
听闻何宇柱的承诺,阎埠贵安心了不少:“好的,一切都看你的了。”
第二天一切如常,何宇柱的工作没有受到影响。
通过李怀德的斡旋,局面显得平静许多,尽管马峰有所不满,但也仅限于背后向李怀德抱怨,而不敢直接针对何宇柱。
对此,何宇柱并不介怀,因为他深知,只要不在 ** 问题上退步,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足以使他动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特别是留在钢铁厂的重要性,他觉得李怀德是一个更好的同盟。
何宇柱清楚地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有限,无法左右整体的趋势,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内保护自己。
当晚餐的时间到来,即便内心略有波动,但他仍按照之前的诺言,在厨房忙着准备饭菜。
与此同时,院子里的其他住户也开始为晚上的聚餐做准备。
何宇柱未能及时回家的信息,雯丽和何雨雨早已有所预期,提前将馒头热好,并伴随着收音机中的声音,静静地等待着他回家。
很快,当大多数家庭即将吃完晚餐时,易忠海起身来到了同事刘海中家里:“老刘,时间差不多了,派光齐他们去各家通知开会的事吧。”
“好的!”
刘海中应了一声,随后招呼自己的三个孩子,分别前往前院、中院和后院,逐家逐户通知即将举行的集体会议。
这种全院大会并不罕见,通常是节日或者传达街道新指示时才举行。
但像今天这样专门为某个人安排的会议却是第一次见。
阎家三兄弟抬来一张旧方桌,还搬了三个长凳摆放好。
一切准备妥当后,易忠海坐在正中间,左边是阎埠贵,右边是刘海中。
各户人家陆陆续续来到。
许家一家四口也来了,小许大冒站在父亲后面,轻声问道:“爸爸,这到底为什么呢?”
“不知道,按道理应该不会有事吧!”
许父皱着眉,不明白为何在这个时刻会召开这样的大会。
平时他在信息获取方面一向灵通,作为轧钢厂的放映员,他与厂内宣传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有街道的重要消息,厂宣传科肯定会有所反应。
所以,这次会议让他感觉有些蹊跷。
第一个讲话的是刘海中:“咳,大家都知道,今年生活条件困难,各家的食物和物资都非常紧张,所以组织了这场大会。
请易大爷为大家具体讲一讲下面的内容。”
刘海中是个对职位非常热衷的小人物,开场白总显得缺少深刻意义。
核心内容则由易忠海来阐述,而社区内的宣传活动大多由阎埠贵负责。
接下来,易忠海接过了话茬:“我们院一直秉承着互帮互助、友好相处的美好传统……”
然后他就开始了长篇大论,用各种高尚的话语来进行道德教导。
易忠海的惯用手法就是:通过高尚的理由树立自己为榜样,例如他常常主动照顾失聪的老太太,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学习并仿效,从而在未来获得同样的尊重和支持。
他特别重视得到贾东旭的支持,希望自己和老伴的晚年生活有保障。
当然,他也认为其他人都不应置身事外,而是要积极贡献,因此常常宣扬团结友爱、尊老敬老等价值观念,这些都是他自身总结出来的经验。
在宣讲完自己的理念后,易忠海问道:“何家的,柱子去哪儿了?”
何宇柱出门了,于是他的妻子温丽代表出席了会议,同时还带上了小姑子何玉玉。
“柱子不在家,可能有些事情出去了吧。”
温丽解释道。
“您有什么事吗?既然想找他,那不如等他回来再说?”
温丽虽然不是个反应很快的人,但她记得丈夫提到过的那些琐事,尽管并不太深刻。
她注意到了刘海中的一些小气,以及阎埠贵的机灵,但对易忠海的印象却较淡。
今天的事情让她意识到,如果不牵扯个人利益,易忠海所说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但如果有所图谋,就得多加小心。
尤其是当易忠海直接问起她的丈夫时,她更感到有些不安。
“和温丽说也一样嘛。”
易忠海显然不想等何宇柱回来,他觉得,和这位看起来容易相处的温丽交谈更能达成他的目的。
然而,温丽立即回应道:“这要看具体是什么事。
毕竟掌舵的是我们家柱子,像我这样的妇人,管不了家里大事的。”
易忠海眉宇间闪过一丝惊讶:“好,那我先说说看吧。”
温丽的这番话并非毫无道理。
当时是男性主导社会的时期,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大部分人都经历过旧社会的磨难,男性在家中的主导地位早已根深蒂固。
“现在大家生活都很辛苦,家家户户都很拮据。
你们家却还能吃得上好的粮食,可见柱子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