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那我们试试?”
“试试。”徐絮点头赞同道
于是,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反复摇动酒瓶,观察酒花的变化。
每日里,三人轮流摇动酒瓶,仔细观察着酒花的变化,从大清花到小清花,再到云花、二花、油花。
每一种酒花都如同他们心中的希望之花,承载着对酒精度数的准确判断与无尽期待。
“看,这大清花。”徐絮突然惊呼,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
只见酒液中,一朵朵如黄豆般大小的酒花迅速绽放又瞬间消散。
“这大清花,真如黄豆般大小,消失得也太快了。”徐谆惊叹道。
“消失得真快,这酒精度应该在六十五度至八十度之间。”徐瑾根据网上的步骤判断道。
最初的尝试并不如他们所想的那般顺利。酒花的变幻莫测,让他们多次错失了摘酒的最佳时机,导致不少好酒被浪费。
夜深人静时,三人围坐在灯火阑珊处,分享着一天的心得与挫败。
徐谆突然提议:“不如我们做个标记,每次尝试都记录下酒花的变化和对应的酒精度数,这样或许能更快找到规律。”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终于,在一次次的失败与尝试之后,徐絮在一次摇动酒瓶时,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看,这酒花细腻如米粒,持续时间恰到好处,应该是四十到五十度的样子。”
徐瑾和徐谆连忙上前,仔细观察,果然如她所说。
那一刻,三人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摘酒。”徐瑾一声令下,三人迅速行动起来,根据酒花的变化精准地摘取了中、高度酒与低度酒尾。
当最后一滴酒落入坛中,徐谆忍不住欢呼雀跃:“我们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徐絮和徐瑾相视一笑。
酒精制作出来,就要开始找途径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