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但尽管国民党在此事件上付出巨额献金,无比期望杜威能够当选,可最终的结果却还是让国民党当局大为失望,竞选成为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的,是杜鲁门。】

看着这段历史,古人们带着调侃的语气议论道:

“杜威、杜鲁门,这不都姓杜嘛?怕不是他们一家人合起伙来坑他国民党的钱吧?”

“想来怕真是如此,一个国家关乎未来,乃至关乎全世界格局的重大谋略,岂是会因为一个可以被轮替的名义统治者左右?怕是不管这两人谁当选,最终还是会结合国情按照历史的大势去执政。”

“那个提一嘴啊,西方那些蛮夷的名字跟咱们的姓氏好像不是一回事,人家的姓在后边,不是姓杜啊,咱们中原也没人会取像麦克阿瑟这种毫无逻辑的名讳吧?”

小主,

“那你是说他们一个姓威,一个姓门,还有一个姓瑟?那不更扯蛋?”

“……”

【辽沈战役后,华东解放区向中共中央军委建议,不给国民党军喘息的余地,趁着国军败退战线收缩内部混乱之际,立即发动南下解放的大规模战役。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进行南下决战,与国民党徐州集团八十万大军于淮河以北进行决战,进一步削弱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加速争取全国的解放。

正式陈述淮海战役之前,首先提及一下双方兵力情况。

国民党方面,徐州集团下辖七个兵团、两个绥靖区、三十四个军,总计高达约八十万人,分布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津浦两铁路沿线,以及西至商丘、东至海州、连云港,北至临城、枣庄,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

因为淮海战役中,徐州和蚌埠是这场战役的关键战略地点,所以国民党称此次战役为徐蚌会战。

人民解放军方面,华东野战军十六个纵队和一个军,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以及江淮、鲁中南、苏北、豫皖苏、豫西、陕南、冀鲁豫军区部队,总计投入兵力六十余万人。

双方兵力相差足足二十万人,且拥有飞机、坦克、装甲车、各种重火力的国民党军,在武器装备方面明显强于解放军。

这也让国民党委员长会在此次战役中说出:“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但淮海战役的真实过程与结局,将再一次让面子大于天的委员长颜面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