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静儿的这种默默付出,让秋盈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她的存在和帮助。
她甚至有些依赖静儿,觉得有静儿在,家里的事情就多了一份保障。所以当静儿有机会去城里上学时,秋盈心中充满了矛盾和不舍。一方面,她为静儿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她又担心静儿离开后,自己一个人在家会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应对那些原本由静儿分担的家务和农活。
秋盈对于静儿也是有些不舍,可能已经用惯了静儿,如果静儿离开了,鸿儒不在家她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这就是为何那个付出最多的孩子,一直还是付出着,因为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释杰心里非常清楚,爸爸一直心心念念着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以后能户口迁回北京。然而,家中还有好几个孩子正在上学,这无疑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他默默地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如果选择继续上高中,然后再读大学,那将会给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增加更多的开支。想到这里,释杰不禁感到有些愧疚和焦虑。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闪现在他的脑海里——去当兵!
因为他了解到,在部队里不仅不需要支付任何伙食费,而且还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助。这样一来,既能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又可以锻炼自己、报效国家。
更重要的是,释杰相信即使身在部队,也依然可以通过自学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争取考上军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释杰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找了一个机会,释杰给鸿儒说了自己的想法:“爸,我有个想法。”释杰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如果我去当兵,部队不要任何伙食费,还给补助。我在部队自学,考军校,这样家里就可以减轻一些经济压力。”
鸿儒看着儿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也有几分担忧。“释杰,当兵是很辛苦的,军校的学习和训练强度更大,你真的想好了吗?”他语重心长地问道,想要确保儿子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释杰点了点头,语气坚决:“我想好了,我不怕吃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愿意去部队。我相信自己在部队里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过一番讨论和权衡,鸿儒和秋盈最终决定让静儿继续留在村里读初中。虽然这意味着她暂时无法享受到城里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家人能够给予她更多的陪伴和照顾,让她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成长。
而释杰则在乍暖还寒的春季征兵开始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去报名参军了。释杰穿上军装的那一刻,眼中闪烁着坚定和自豪。他知道,这是一条充满挑战和艰辛的道路,但他也相信,部队会磨砺他的意志,锤炼他的品格,让他成长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而鸿儒和秋盈则在心中默默地为儿子祈祷,希望他在部队里一切顺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家庭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