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遥剑此时缓缓道来:
惠能三岁丧父,家境艰贫,年纪稍长以伐薪卖柴为业,养母度日;24岁在卖柴时,闻《金刚经》开悟,安顿母亲后,辞母北上,投东禅寺,参礼五祖弘忍;弘忍问他为何千里投师,惠能称自己想求法作佛。
弘忍门下是自耕自食的,惠能被派去碓房,踏碓八个多月。
有一天,五祖弘忍叫所有弟子前来,让大家各作一偈。如果已悟道,就传衣法,禀升为六代。
弘忍的大弟子神秀就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五祖弘忍知道后,传唤神秀入堂内说,你这首偈还未够得上悟道,看能否修改一下?
神秀在堂内坐了几日,都无法再作出修改。
惠能本来不认识字,他就请人给他读了神秀写在门上的偈语,惠能听后,即说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并请人书写在西间壁上。
五祖弘忍知道后,即秘传惠能,夜授《金刚经》;两人共处一室三天三夜对话,惠能得到五祖密传的禅宗衣钵信物,其中一件信物是袈裟,惠能成为第六代祖。
第三天的半夜,弘忍即送惠能下山,嘱咐他一定要想办法隐藏身份。
当时并无人知晓五祖已将衣钵信物传给惠能,但东山禅寺门下的弟子听闻惠能下山,就赶紧纷纷下山沿途追寻惠能。
其中一个弟子叫惠明的,追上惠能后,拦住惠能,不准他走,惠能就把身上带着的那件袈裟递给他,惠明讲,我不是要这个,我要求法。
惠能就对惠明讲法,说“不思善不思恶,则本来面目”,惠明听了立即悟道了,成了惠能的弟子。
惠能得以安全脱身,回到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