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特供官员使用的地方,那么一定是比铺舍与客店都要安全了。
铺舍就是十分简便有一个休息的地方,遇上急件,走到半途到了这里,又夜路难行,就入住铺舍,过一晚再走。
客店就是由私人开设赚取钱财的客栈和旅店,这跟现代的酒店、客栈相类似,一般往来和商贩和普通流动人口,都是住这种客店了。
明初的驿站很多,30里路就会有一个;而铺舍更频密,每十里路就一间;客店就要看城镇的商业情况了,这是当然的,流动人口多的地方,才会有多一点的客栈。
比如南京,是明朝的京都,当然流动的人口多,在这里开客店,就不用担心没有客人入住了。
如此说来,我们入滇,一定要认真地安排好行进的路程,合理地推进行程,才能做到劳逸结合。
不说不知道,原来古代如果用步行来传递的信件,叫“邮”;而用马来传递的信件,叫“驿”。
曾说过古代的车马很慢,其实也是指平民百姓之间的效率。
如果是官方的加急文书,只要在马上系个小铃,驿站远远的听到铃声,立即备马挂铃,待前一站的马刚停,立即接过文书,快马加鞭,赶往下一驿站。
官方的急件,有时慢马行十天的路程,两天就送到了,效率还是很快的!
当然啦,这只限于官方加急快递。例如发生军情等等才可以用到。这些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
这时,我把怀中的那本张来仪的《静居集》拿了出来,找出那张纸条给老道长看。
老道长拿着纸条,认真地读了,对我说:看来故人来过松谷草堂了。
我点了点头。 超能调查团
这时,萧遥剑接过老道长手上的那本《静居集》,说:这本书我借过。
老道长一怔,问道:你什么时候借过?
萧遥剑想了一想说:不太记得,几年前吧?哦,我记得当时我像平时一样,把书拿了回家,当时有一对云游到黄山,正好住在我家的夫妇,看见此书,还向我借了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