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我在松谷草堂藏书阁找那本后世十分出名《一统路程图记》,却不料老道长告诉我,这本书目前还未面世。
这本书的作者于1570年才把它写成,距我现在的1389年,还要等182年。
老道长见我内心执着于入滇路线,就劝我还是按朝廷于公元1381年,为收复云南而挥军南下的路线,即走东路普安道。
老道长说,这条路线现在沿途均有明军设立的驿站兵卫,一则为保西南稳定,二则是为了路过的商旅安全。
虽然目前我手上没有程图路引,但是老道长也详细地讲了普安道沿途会经过的地方。
无独有偶的是,这些地方,大多数我都在现代时曾路过或到过旅行。
例如:贵州的玉屏、镇远古城、清平即现代的凯里炉山镇、平越即贵州福泉马场坪、龙里、贵州即现代的贵阳、平坝、普定即现代的安顺、平夷即现代的云南富源、南宁即现代的云南曲靖、中庆即现代的云南昆明。
想一想,我能在明代到达上述这些现代去过的地方,我就十分激动。
譬如镇远古镇、安顺的黄果树瀑布等等。不知明代的梵净山是怎样的呢?
对于我来说,现代时我用飞机、高铁、汽车出行,而在明代,我可能需要用脚行走了。
现在凌家族人得了一笔巨款,加上凌家族人本就累积了不少的财富,入滇就无需太过艰苦。
凌家族人可以一边迁居、一边旅游,而非为了赶路而赶路。
老道长告诉我们说:明代的人口流动比以往的朝代要频繁,除了读书人赴考、商人营商、还有官场上的各种往来,还有平民百姓的流动,所以路途中有很多驿馆、铺舍与客店。
这里容我解释一下:
驿馆,就是驿站里设置供旅人休息的地方,但是这种地方一般优先给官府公务使用。
驿馆顾名思义,很多会有马驴这些的,比如有急件时,马就可以用作接力使用。
如果驿馆是在岸边,还会管理往来河流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