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大多是郧乡县的人,跟春琼基本都认识,对于春琼的提问,一个个慷慨激昂,知无不言。
有客人提到,“杨姑娘,不仅鱼好吃,酸菜也好吃,在鱼份量不变的情况下,酸菜可以多加点。”
“好的。”一点酸菜,增加不了多少成本,春琼欣然同意。
“这个花椒可以少放点,太麻了,我现在嘴巴都没感觉了。”有一个客人大着舌头说。
这是一个吃不了麻的人,给人麻的舌头都不灵活了。春琼在本上写下,麻辣要分微麻微辣、中麻中辣、特麻特辣等阶段。以应对不同客人需求。
“鱼头泡饭,可以加汤吗?”有人提问。
“可以加,只是加的都是清汤,肯定没有鱼汤那么香味浓郁。”春琼回道。
……
春琼一一记下这些意见,并对提意见的人送了小菜表示感谢。
春琼看着店内热闹的人群,春琼满心满眼地开心,她的鱼庄,算是开门红了。
随着时间推移,“年年有鱼”鱼庄的名声在县里渐渐传开,不仅吸引了本地的吃货,就连周边城镇的人也慕名而来。
因为鱼庄慕名而来的人,又被当地人科普了打卤面和卤菜,进而食光里生意竟然也跟着好了些。就连小龙虾下市,食光里的收入都没有减少。
月底,春琼亲自盘了鱼庄的账,看着账面终于超过四位的数字,终于大大松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