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从未想到

贾东旭家的情况也不例外,而三爷阎埠贵还在权衡中。

看到何宇柱买了家具,他迫不及待地赶来。

“宇柱,这里真不错啊!”

阎埠贵没等何宇柱关门,就已经看到了沙发。

“不过这沙发恐怕以后不一定合适哦!”

“三爷,我主要是为了舒适和美观考虑的!”

何宇柱解释道,“另外,我们婚后不会很快打算要孩子。”

“这话什么意思?”

阎埠贵略显惊讶,“结婚了难道不要孩子吗?”

“我是说不会那么早就想要孩子,打算等到年纪大些再考虑。”

何宇柱说道,“我现在才二十岁,雯丽十九,我们还年轻。”

“如果现在就要照顾孩子,一定会非常劳累,所以我们决定再等段时间。”

“等我们成熟些,再计划要孩子,亲手把他们抚养长大。”

何宇柱继续说道,“大概是结婚三年后再要一个,最多三个。”

“哦,宇柱,你还考虑得这么周到啊?”

阎埠贵有些意外,“你们确实还年轻,家里也没有老人帮忙,这样决定也有道理。”

“对了,我今天来找你,主要是有事请教!”

阎埠贵拍了拍脑门,“我也想把家里整理一下,你看大约需要多少钱?”

何宇柱楞了一下,“您家有两个房间,现在还没装修吗?”

“你不知道,我家有三个孩子,老大结婚也就这几年的事了。”

阎埠贵说,“到时候后房只能用来安顿他们。”

“这样一来,厢房里要挤下五个人,如果不提前规划好,将来会很麻烦。”

“况且,现在的材料价格比较便宜,你觉得合算吗?”

何宇柱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您不需要涂油漆,这是一笔大开销。

也不必使用像我那样的立柱式设计。”

“窗户玻璃用单层的就行,大概几十元就能解决。”

阎埠贵眼神再度焕发了光彩,“经你这么一解释确实是这样,我不必非得仿效你,旧家具还能继续使用。

再加上你和雨雨不常用的那些,已经足够了。”

话至此处,他带着兴奋冲出门去找施工队伍。

“亲爱的,快来吃饭吧!”

何宇柱摆好了早饭——一碗温热的玉米粥、一个白面馒头、一只煎蛋以及几碟小菜。

这些玉米面经过精心过滤,质感特别滑细。

雯丽坐在桌前慢慢品尝,偶尔偷偷向何宇柱投去目光。

何宇柱狼吞虎咽地吃饭时,偶然抬眼便碰到了雯丽含情脉脉的眼神,他随即对她报以柔情的一笑。

“雯丽,你要不要尝试学一下骑自行车?”

接着他又提出,“给你购置一辆如何?就像雨雨用的那种女士型号,便于骑行。”

“好啊,你能今天就教我吗?”

雯丽的脸上瞬间浮现了兴奋的神情。

“不必心急,今天我们先挑辆车,随后再拿新车子练习。

我那台大型的老式自行车对于你而言过大,选像雨雨那样的车型更适合你。”

何宇柱答复她。

从雯丽的学校到这里的距离既不算近也不算远。

最接近的学校是红星小学,但它服务于钢铁厂职工子女;而雯丽所在的则是一所重工机械厂子弟学校。

两人分别的工作单位正好在相反方向,这样的情况也算不错。

……

吃完早餐后,夫妇二人锁好房门,骑上他们的自行车外出。

此时,正逢何宇柱的婚假期。

他带着新娘直往王府井百货大楼而去。

现今,市场上还未实行严格的凭证购买制度,尤其是在某些销量不佳的商品面前要求更宽,各大单位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也不怎么严格执行凭证查验。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票据管理制度正变得越来越严格。

近日,何宇柱注意到信鸽市场日益繁荣,并且似乎并未引起太多监管注意。

他也打算借这股潮流大展身手。

他储存物品不仅能够增加储藏量,还能转换为不同类型的空间,不过有些物品的确不易获得,像活生生的牛。

种植资源方面已经逐渐丰富,大多涉及水果和蔬菜类种子,完全可以满足自给自足的需求。

至于食用油方面,他家里也颇为充足。

来到百货大楼,里面的人流量并不算大,因为还未到周末。

夫妇很快发现了自行车展区。

“同志,有没有轻巧类型的自行车?”

看到销售员并不是之前见到的那个,何宇柱询问道。

“有,二位是要买?”

销售员略带惊讶地回应。

“对,拿一辆过来,另外加配一个车篮子。”

何宇柱果断地做出了指示。

“好的,稍等,我马上帮您处理!”

售货人员主动开了票单。

结账取得购物凭据后,何宇柱没有急着提车,反而拉着雯丽去添置了手表、衣服以及皮鞋。

“你买这么多真是太让我不好意思了,这得花多少钱,几乎等于我的全年薪水。”

雯丽流露出些许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