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给你买一辆了,但是结婚之前怕你不喜欢。
明天去岳父岳母家,我要让他们看看我对你多上心。”
何宇柱笑眯眯地说。
夏天,何宇柱给雯丽买了一条连衣裙。
雯丽轻轻一笑,“那雨雨也有同款吗?”
“你放心,雨雨的也有。
当哥哥的总会为妹妹着想。”
何宇柱回答,“自行车你也看到了,她那块手表也一直在戴。”
“雨雨一向会为自己争取利益,不会亏待自己。”
雯丽点点头,“既然是这样就好,不过你的钱够不够用呢?毕竟结婚修房也是一大笔开支。”
“这点你就不用担心了。”
何宇柱没有具体说明自己有多少钱,“就算有点紧张,我现在每个月也能挣到五十块钱呢!”
“再说,我还接些私活,一个月能赚一百多,怎么会没钱?”
“真的有那么多吗?”
雯丽感到非常惊讶。
“没错,你的工资就留着自己用吧,但记得每个月固定存一些。
将来无论是哪家遇到困难,你手里总得有点钱。”
何宇柱特意提醒她,“这是你应该有的打算,家里的事情我会负责,但也希望你自己留些积蓄。”
雯丽想了想,点了点头:“我现在是10级工,每个月工资二十九块,我会每个月存十块的。”
“很好!”
何宇柱满意地点点头。
买完东西后,他们去提车,车行的师傅帮他们装上了车筐。
何宇柱骑着自行车,雯丽坐在后面,他另一只手还握着另一辆车的把手,这一幕颇为引人注目,虽然街上行人并不多。
他们先去了派出所办理钢印手续,交了两块五的年费,领了车牌证书,这才回到四合院。
三大妈正在门口挑菜,看见他们,惊讶地问道:“咦,柱子,你们又买了一辆车啊?”
“是的,现在政策宽松一些,自行车也好买了。
以后政策可能会变,再说雯丽上班的地方也远。”
何宇柱回应了一句,然后带着雯丽回家。
安顿好东西,雯丽迫不及待地拉着何宇柱到院子里练习骑车。
秦淮茹有些羡慕地看着他们,贾张氏在一旁小声嘟囔:“真是个爱花钱的女人,刚结婚就让丈夫给她买车,这么挥霍下去,我看他们以后怎么过?”
秦淮茹虽然没有说话,但心里却在想:这对夫妇都是工人,每月收入加起来也有几十块,况且何宇柱还接私活贴补家用!
……
这次休假三天,按照传统,第三天应该回娘家拜访。
雯丽用了半天的时间学会了骑自行车。
女士车比较容易学,摔车的几率也低很多。
尽管她还不是很熟练,但雯丽决心要骑车回娘家,因为她要让父母看看这辆车是丈夫买的。
何宇柱早早地把所有要带的东西准备好了,搁在了自己的自行车上。
两人随后一同推车走出了小巷,在马路边才正式上车。
因考虑到雯丽较慢的骑车速度,他们的旅程比预计中的慢了不少,最终抵达了文家门口。
见到雯丽骑车前来,文家的人无不感到惊讶:这对新婚夫妇难道已经有了买辆车的实力?他们都了解雯丽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因此很明显这车是由新女婿提供的。
再看雯丽夏日里的新裙子、新的皮鞋及腕间新戴的手表,这些令人不禁羡慕。
“哎哟,雯丽,这些东西都是你的丈夫买的吧?”
二姐文慧带着几分嫉妒问道。
雯丽笑吟吟地应道:“嗯,是这样的,昨天才买的。”
“柱子啊,你们这样过日子是不是太讲究了一点呢?”
母亲文母有些担忧地说道,“你们手中还有多余的存款吗?”
“妈妈,请您不要担心。”
何宇柱边停车边安慰道,同时开始下车搬运物资,“这几年我也是一直努力工作的,按每个月节省百元来算的话,已经攒下一些了。”
“哇~”
姐姐文秀不由自主地惊叹。
文慧显得更加吃惊:“看来你这位厨师比我们的销售员要有成就得多啊?”
“其实要看个人的手艺和机会,来找我的不乏是机关和街区的负责人,还有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们,他们的收入也都很不错。”
何宇柱毫不避讳地说。
“像这种宴会的服务每桌我可以赚到五块钱,而且还得排队预约呢!”
这时父亲说话了:“尽管如此,也要学会理财,毕竟你妻子还不是一个善于持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