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此时却觉得黄干事说得对,养育恩确实大,只有好好养,将来的孩子才会好好的赡养老人。
于是,心态悄然改变的易中海,慢慢的就退出了战圈。
刘海中却觉得黄干事不对,因为他对三个儿子,尤其是老二和老三,可说不上好,要是按照这个说法儿,老二和老三,将来不孝敬自己,那岂不是说是正常的?
刘海中刚才虽然被黄干事训了一顿,但是,此刻事关自己的养老大计,就赶忙站出来说,“黄干事,你还小,还不知道这个父母恩,你……”
黄干事看了一眼这个刘海中,不悦道,“刘师傅,我儿子今年三岁,我闺女也一岁了!”
“这……”,刘海中这下就麻抓了,他本来想用“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套说法堵黄干事的嘴,结果,人家已经是俩孩子的爸了。
没办法,刘海中只能败退。
黄干事想了一下说,“闫老师,远的不说,就说西城的陀螺胡同的陈家的,儿子是亲生的吧?”
“可是,儿子从小老两口就没管过,几乎是自生自灭,这也就是邻居们心善,加上他们儿子命大,坚持到了建国,后来去了煤场,算是有了一份生计。”
“可是呢,陈家两口子后来不会动了,再去找儿子养老,他们儿子养了吗?”
“最后,老两口算是冻死在了1954年的冬天。”
“虽然邻居们指责他们儿子,可是谁有想过他们儿子怎么长大的?”
听到黄干事举的例子,闫埠贵手就哆嗦了一下,这事儿当时可是传了好几年。
黄干事看了一眼闫解城问,“解城,甭管怎么样,你爸妈把你养了这么大,还给你筹措了婚事,你说,你到底要怎么办?”
闫解城态度很是强硬,“黄干事,就一条,分家!”
“家里的东西,我都不要,我每个月给我爸妈五块钱,包括那间房的房租。”
闫埠贵一下子就炸毛了,本来一个月十八块,加上新媳妇儿的十块,二十八块一下子变成了五块钱。
这他怎么能认同?
“不可能?!”
闫解城皱眉说,“如果您不同意,那我们就搬出去!家还得分!”
然后闫解城就拉着陈梅要往外走,“梅梅,走,咱们今天先搬到你们家!”
“站住!”
“站住!”
闫埠贵和杨瑞华同时喊了出来,儿子要真的搬出去,那就彻底完了,住在一个院子里,起码还有鱼水情啊。
闫埠贵眼珠子都红了,“解城,你真的要这么绝?”
“爸,是您先绝情的!”
“自行车还回来!”
“闫解城寸步不让,不可能,那是您当初答应梅梅的,而且,这些年我交给您的钱,不说趴活儿那两年,就我去机修厂开始,到上个月也得给家里有小七百了,我结婚您才花几个钱?”
“所以啊,您就别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