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及时行乐

如此种种,十年时间大徽已有了全然不一的面貌。朝堂上不少人是从她修建的学堂中出来的,可以说他们把明百潼视为了再生父母都不为过。明百潼若真的造反,这些人定会帮她冲锋陷阵或者舌辩群儒。

现如今,明百潼可能顾念着大徽皇族,又或者不忍坠了镇国将军府百年来忠君报国的名声。总之,她做出了让步——让小皇帝接触政务。

太师太傅作为明确的保皇党,想把各类知识,为君之道都教授于小皇帝,以求小皇帝能够早日真正的亲政。毕竟这个国家风雨飘摇,摇摇欲坠。可小皇帝课业完成的不算出色,更是时常哭诉着要求休息时间,这让太师太傅如何能不恨铁不成钢呢?

太师还以为小皇帝的胡闹和贪玩是收敛锋芒,怕聪慧和勤勉引来明百潼的猜忌,最后悄无声息的死去。

于是太师和小皇帝秉烛夜谈,最后的结果却让他的心凉透了。

小皇帝对太师严明自己就不是当皇帝的料,并非藏拙收敛锋芒。

他作为大徽皇族最亲近的血脉之人,一开始赶鸭子上架坐上龙椅。不管是出于对权势的渴望,或者是作为大徽皇族子孙的责任。

他努力过,却发现自己并非天资聪颖之人(对比有名有姓的帝王而言),有些政务问题总要左一遍右一遍的请教,相似的问题不会举一反三。

他也不是勤勉之人,受不了年复一年每日只睡不到两个时辰的日子,喜好都不由自做主。

他更不是心性坚韧之人,一想到亲政后要周旋各方势力,要平衡各派权力,他就心起退缩之意。

这个天下会有更适合的人执掌,他只是暂时坐在了上方而已。他聪慧吗?也许吧。但他是及时行乐者,只愿享受权力背后的富贵,不愿承担权力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