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莲子心

问九卿 姒锦 2673 字 7天前

说那是皇爷爷留给他的,他素来珍惜……

李桓再三低头道歉,太子仍是不依不饶,引来臣公和使臣尴尬。

事后,皇帝罚太子去普济寺,静思己过——

李桓思及往昔,沉默良久方才满脸愧疚地说道:“看来为兄与太子之间,正如那玉连环,有太多解不开的结。这才导致外间流言蜚语不断,说你我兄弟不和……”

小主,

李肇道:“皇爷爷仙逝后,孤便不爱解那些死结了。”

顿了顿,他又笑着扬眉,“细想,皇兄的做法是对的。”

李桓:“太子何出此言?”

李肇道:“解不开的玉连环,摔碎不就解了?何必大费周章。”

李桓重重叹息一声:“为兄这是一步错,步步错呀。这些年来,与太子之间当真是误会重重,幸有今日,你我兄弟应当敞开心扉,坦诚相对,方能消除隔阂,也好让父皇和母后宽心……”

李肇道:“孤对皇兄,从无误会。”

李桓温和地笑着,为他斟一盏莲心茶。

“看太子喜爱莲子,便让人煮了一壶茶来。莲心茶可清心去热,入口回甘,最适宜在这雨天品饮,你我边饮边聊……”

李肇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目光看向那棋局。

“皇兄这一局,输在太过心急。”

他忽然将棋子投入茶盏,棋子在沸水中滚动。

“就像这莲子,皇兄只当孤要食清甜的果肉,却不知孤喜欢的……正是那苦芯。”

肆意妄为,任性骄横,这是李肇的为人。

从不给人留半分面子。

精心煮制的莲心茶,因一颗棋毁了。

而李肇也不给李桓反应的时间,更不领端王妃的盛情,起身拂袖,扬长而去。

“孤乏了,先行告退。皇兄自便——”

竹帘卷起寸寸寒意。

李桓面色冷沉地看着那个背影,待脚步声远去,他才慢慢为自己重新倒了一盏茶,低头吹了吹滚烫的水面,慢慢饮下。

“还不够苦吗?”

-

薛绥在内室坐了片刻,便领着小昭悄悄从后院出门。

绕过九曲回廊,她“不慎”将帕子遗在池边。

暗处盯梢的婆子,忙不迭捡了去。

二人只当未觉,一路走得远了,才停下。

薛绥回头看了片刻,轻轻一笑。

小昭扯她衣袖,“姑娘……”

她转头,便见顾若依打着伞走过来,鬓发间沾着细碎雨珠。

“薛姐姐,是你呀。”

顾若依的语气很是轻快。

走近了些,她福了福身,“雨雾大,我差点没认出你来……”

薛绥问:“顾三姑娘去哪里?”

顾若依道:“赵公子今日在流觞宴写的诗,我临摹了字帖,嫂嫂说写得不错,还说,赵公子的诗做得好,字也写得好……让我前去向他请教一二……”

这姑娘双颊泛起红晕,酡红一片。

薛绥还记得,今日赵鸿在席上作了一首《咏荷寄情》。

那才是难得的佳作,该当魁首。

薛绥笑问:“你嫂嫂呢,为何没有陪你一起?”

顾若依脸颊一红,微微低头,“嫂嫂身子不适,早早便歇下了。薛姐姐,今日宴上嫂嫂那样说你,很是不该。她自从身怀有孕,行事总失妥当,我替她和五哥向你告罪……”

姑娘微微福身,薛绥连忙托住她的胳膊。

“我对满腹经纶的才子也颇为倾慕,不如同顾三姑娘一道去?”

顾若依从她话里,听出弦外之音。

虽然自己去找赵鸿是光明正大,可到底夜幕沉下,男女相见多有不便。

若有薛姐姐陪伴,那便不再惧怕什么了。

“多谢薛姐姐。”

-

薛绥同顾若依往赵鸿的住处栖霞阁而去,暗处闪过王府侍卫的身影。

她故意在游廊拐角停留,让小昭手上的灯笼,映出她半张侧脸。

“我忘记带我的诗稿了,顾三姑娘稍等,我去去便来。”

她听到栖霞阁方向传来推窗声,有人探头看她,这才闪身进入竹林环绕的僻静园林。

一只胳膊从暗里探出,把她拉入园子的假山石洞里。

李肇仿佛踏着夜露而来,身上散发着草木裹挟的水汽,玄色披风下的玉坠闪着温润的光芒,一如他俊美的笑脸。

“夫人这局棋,打算怎么下?”

薛绥将一枚玉珏摊在手心。

李肇低头看去,“这是什么?”

薛绥将玉珏塞在他手里,“殿下可愿做那不去芯的食客?”

李肇微微一笑,“夫人不是说,莲子该不该去芯,全看食客的心意?”

薛绥应道:“那得看苦到什么程度。”

说罢她踮起脚尖,附头过去,小声对李肇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