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陆星苒忍不住笑出来。
林夕对此非常兴奋,她从小就喜欢小动物!
“用我名字命名的月季,能帮助到小动物,星苒,我好想哭啊。”
她忍不住用手捂着脸,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
“还早呢,现在只有六株苗,你这是其中一株,剩下五株在农场。”
陆星苒忍不住给她高涨的情绪降降温。
林夕脑子里的公益宏图刚刚展开一角,就戛然而止了。
“那、那要什么时候才能卖呀?”林夕垂眼遗憾道。
“你放心,大游行长势极快,这个新品种虽然开花枝条会比原种要短,但是估计明年就能初步上市。”
陆星苒对自己一点点培育改良出来的新品种,还是很有信心的。
林夕拍了拍胸口,舒了口气:
“那就行,我还以为要十年八年的呢。”
陆星苒轻轻翻了个白眼,不跟没有种植常识的人一般见识。
“十年八年,它的曾曾曾孙都能把你这篱笆爬满了。”她不客气道。
林夕嘿嘿一笑,看着眼前的小苗苗,目光灼灼。
--
上学日,陆星苒今天的课程是户外实践课。
导师是郊区麦田的负责人之一,平时他不教课不做实验时候,基本都泡在这里。
“今天是去观察麦穗灌浆情况,顺便给你们讲讲大规模粮食作物一些种植方式。”
导师在小巴车前跟四个学生做最后的嘱咐。
四人同时点点头,能被老师带着去看项目,这是很荣幸的事情,证明老师想教他们真东西。
陆星苒对麦田也很有感情,因为他们实验室之前也参与了开荒活动。
绿色的麦田大部分都完成了抽穗,从原本绿色的‘杂草’,初步具备了人们印象中小麦的模样。
抽穗之后的小麦迎来生长关键期,灌浆。
干瘪的麦子经过近一个月的生长,会逐渐变得饱满,颜色也将从翠绿变成金黄。
等麦子都黄了,麦秆也变得干瘦,就到了该收割的时候。
小麦即将成为基地第一个迎来丰收的粮食作物,紧随其后的就是土豆和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