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除,免得争竞。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智真长老也双手合十,口念佛号。
众人一阵窃窃私语,监寺代众人问道:“长老,怎么让他与您一个辈分?”
智真笑道:“智深乃是我佛门金刚,日后必成正果。上师普空早有安排,今日我只是代师收徒而已。”众人虽有疑虑,但也不再询问。
次日,赵员外告别文殊院,与鲁智深洒泪分别,临行交代他要守好寺中规矩,又留下不少银两。鲁智深看着赵员外走远了,又在寺门前呆立了片刻,这才回到寺中。
赵员外走远之后,心中暗道:“恩公莫怪,因你是佛门中的金刚,这才将提辖送上五台山,让你做了出家之人。还请恩公莫怪。”
赵员外此后与金翠莲生下几个儿女,赵员外将其接回家中,两人恩爱生活,也算应了智真长老之言。
—————————————————————————————————————
陕西京兆府,有一名六案孔目,名叫裴宣,他出身吏员,因刚正不阿,人称铁面孔目。他不但刀笔精通,而且善使双剑,可谓智勇双全。然而此刻的他却被绑在牢房中,脸上正被刺上“迭配沙门岛”。犯人被判处刺配沙门岛,虽名义上是去沙门岛服刑,实则就是死路一条。原来那沙门岛关押的犯人远超定额,朝廷配发的口粮根本不够吃,因此很多犯人被活活饿死。再者狱卒克扣犯人口粮,甚至会用各种方法虐杀犯人,然后抛尸海中。
半月前,京兆府知府纵容族人兼并土地,其手下一伙恶棍为非作歹,将几户不从者活活打死在家中,还将这几户的女眷尸体脱光衣服扔到闹市。这等杀人放火之事在这些人手中屡见不鲜,当地百姓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有一户人的亲戚层层上告,状子就传到了裴宣手中,裴宣看到之后,气愤不已,誓要严惩那伙作恶之徒。哪知次日那上告的苦命人就被活活打死在街头。裴宣怒火中烧,去找那府尹理论,府尹先稳住裴宣,然后私下让人送了银钱到裴宣家里,裴宣断然不受。几日后有人吿上府衙,状告裴宣强买土地,收受贿赂。州府迅速将裴宣捉拿,然后有人在他家中搜到赃款,因此裴宣便被判了个有去无回的刺配。此事自然是知府暗中做的栽赃陷害之事,原本知府想要直接处斩裴宣,上报提刑司后,有官员觉察出其中不妥,便驳回死刑,发回重判。这知府生怕裴宣之事再惹出意外,便改为发配沙门岛。
两个官差压着裴宣一路朝东而去,路上少不得打骂虐待,裴宣也只能默默忍受。这一日他们走到了青州白虎山之下,两个官差见此处山高林密,道路狭窄,两旁山林不时传出鸟鸣兽哮之声,两人便有些腿软,用水火棍逼着裴宣走在前面。走了不远,便响起了梆子的响声,一个双目通红,手拿锁链之人带着几十个喽啰前后拦住了去路。两名官差见这等强人,吓得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只求个活命,裴宣却傲然而立,岿然不惧。
那双目通红之人正是‘火眼狻猊’邓飞,他与‘玉幡竿’孟康、‘锦豹子’杨林、‘急先锋’索超四人到了白虎山,聚起三百多流民之后啸聚山林,在索超的训练下这三百多流民进退有度,颇有些规模,附近州府数次来攻,都被打的大败而归。白虎山也名声鹊起,一时间无家可归之人纷纷来投。在四人的带领下白虎山纵横几个州县,腐败的官兵望风而逃,他们也夺了不少钱粮兵器,声势愈加浩大。今日邓飞带着几十个喽啰兵下来打劫,正遇到两个官人押运着裴宣经过,邓飞等人平生最恨官差,便冲出来要将他们拿下。邓飞见裴宣仪态不凡、面无惧色,心中暗暗佩服。他一挥手,喽啰们呼啦冲上去将两个官差按倒捆了,就要将三人砍了,抢夺财物。邓飞却上前来,从官差的身上搜出钥匙,将裴宣的锁铐打开。裴宣却一脸狐疑,不知那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小主,
山寨上,索超等人与裴宣坐到一起,听了裴宣将事情经过讲述一遍,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马上杀去京兆府,将那知府等人碎尸万段。杨林道:“裴孔目,如今世道黑暗,世间如您一般的清明之官可谓是凤毛麟角。去那沙门岛服刑,可谓是九死一生,不如随我们兄弟在山上一起落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也能落得个快活。”
裴宣却道:“在下感谢各位的美意,可是若是我落草为寇,岂不是辱了祖上,落得个不忠不孝之名。”
索超站起身来道:“裴孔目此言差矣,如今朝廷昏暗,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我以往也在大名府留守司做个牌军,亲眼见到那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搜刮民脂民膏,以孝敬当朝蔡太师,这样的朝廷我等若是还要效忠,岂不是做了那些贪官污吏的帮凶?再者我等现在啸聚山林,只是权且之计,如今大宋江山危机重重,等到时机一到,我等或投奔明主,或割据一方成就大业,岂不比枉死在那沙门岛做那一缕冤魂强上百倍?”
裴宣听得心头一动,他也是聪明之人,识得大体,便倒身下拜道:“今日听索将军一言,茅塞顿开,险些做了那愚忠的冤死鬼。”
众人哈哈大笑,索超上前扶起裴宣,于是裴宣杀了那押送他的两个官差,算是纳了投名状便也入了伙儿,众人钦佩的他清正,推选他为大寨主,裴宣誓死不受,最终排在索超之后,做了二把交椅,后面座次分别是杨林、邓飞、孟康。裴宣养好了伤势,在山寨中舞起双剑,众人才知这裴宣祖上乃是大唐的将军裴旻,他善舞剑器,剑舞与李白歌诗、张旭草书并称三绝,众人纷纷称赞裴宣真乃是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