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灵素既得召见,圣上问:“有何术?”答曰:“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
林灵素一见皇帝就忽悠其为“上帝之长子”,是“长生大帝君”下凡,自己是“神霄府”府仙卿褚慧投胎来辅佐“帝君之治”的。
皇帝乃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林灵素升为温州应道军节度。在京期间,先后被封赐、加号为“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冲和殿侍宸”等。
他还阿谀当时的几位权臣,谓蔡京为左元仙伯,王黼为文华吏,盛章、王革为园苑宝华吏,郑居中、童贯及诸巨阉皆为之名。贵妃刘氏方有宠,曰九华玉真安妃。“神仙皇帝”周围都是仙臣、仙妃,大家干的都是“神仙事”,优哉游哉。
官家很受用这一套,故对林灵素赏赐极多,并且还在京城建上清宝箓宫,给林大师“办公”。各地都建了神霄万寿宫,名义上是为皇帝延年求寿,实际上是林灵素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林灵素的怂恿下,皇帝全国各地广修道观宫殿,道士不但有封地千亩,而且俸禄堪比官员,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蛮横的地主道士,他们不但压迫百姓,还强占寺庙,把僧人都赶出去。
由于大量田地都被兼并属于道观,各地百姓可谓是叫苦不迭,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譬如道士高延昭便倚林灵素,凌灭郡邑、恃势犯法,无复以州县为意,唯有宗泽敢于“穷治”。林灵素乃告宗泽蔑视道教,宗泽遂被贬。
林灵素既得势,遂纵言“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为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皇帝依奏,乃下诏改佛为大觉金仙,易服饰,称姓氏;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不久又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林灵素得势后嚣张跋扈。一是处处排挤打击僧人。因为早年当和尚时,他经常受到师父的惩罚,后来改行当道士,去寺庙混吃混喝,又常受到僧人的嘲笑。当其发迹后,发泄私恨。
而且“林大师”还注重排场,如同官场权贵“出入呵引”,前呼后拥警戒森严,甚至连王公也不放在眼里。
就这般大神,他陈东也敢往死了喷?
冯过表示不服不行,但也为其堪忧。
他并不抵触宗教信仰,其实不论是何种教派其中心教旨是劝人从善,只是若被居心叵测之心掌控则成了蛊惑人心的歪门邪道。
林灵素也好张怀素也罢,皆是时代产物,貌似因当权者的个人崇拜而叱咤风云,又何尝不是执政者操纵人心的工具呢?其祸之根终究在其上而非其下。
陈东之辈纵然再如何痛声疾呼,又怎唤得醒糊涂装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