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两国交界的康阳关,杜襄成递上文书和三人的名刺。边检校尉是一位四十出头的女子。她拿着名刺上下打量林氏兄弟二人,问林长卿:“你叫李衷?”
林长卿道:“是。”
她又问林长晔:“你叫王武?”
林长晔道:“是我,名刺上都写了,我们是和武安君一起出征的功曹。”
校尉道:“王功曹请随我来。”
林长晔不明所以,只好跟着她去了。只见她来到一扇小门前,唤来一名二十多岁、手执皮尺的男性兵丁,对林长晔道:“王功曹请。”
林长晔问:“这是干什么?”
校尉道:“验身。”
林长晔大惊:“你什么意思?”
校尉道:“王功曹后背有一处褐色胎记,在肩头往下一尺二寸,脊梁偏左约一寸,在下需要核实。”
“不是,你一个女人要看我脱衣服,这像话吗?”林长晔大叫一声,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
校尉指着那名年轻的士兵道:“不是我验,是他验。王功曹以往出入关从来没有验过身吗?身上有痣、胎记、伤疤和其他明显特征的都需要验身,这可是当年前文成君定下的法律。您上回是从哪个关出去的,竟然没有被要求?”
“啊这……”林长晔一时语塞,暗暗腹诽:“表姐怎么找了个有胎记的人?这下如何是好?”
边检校尉反应极快,她左手动了两下手指,即刻招来了五六个顶盔掼甲、手执长戈的武士,右手按在剑上,仰起脸对林长晔道:“或者说,你并不是功曹王武本人?”
杜襄成上前道:“借一步说话。”于是将她拉到偏僻处解释了一番。
校尉听完之后苦着脸道:“武安君,这可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封锁边关是陛下亲自下的诏命,下官要是不遵守被人告发了,不光我的脑袋不保,同伍同保的人都要被连坐的!”
杜襄成道:“我不为难你,你的上级是谁?”
校尉长出一口气:“这事儿归太仆大人管,正巧这几天她在,下官这就带您去找她。”
话音刚落,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个个都在看热闹?”
这声音别人听了倒还罢了,林长晔听了如同耳边响了一颗炸雷:是郑悠儿。
校尉迎上前去,陪笑道:“太仆大人,武安君找您。”
郑悠儿一眼就瞅见了杜襄成身边的林长晔,身体一僵。杜襄成趁她没反应过来赶紧把她拉到一边,对边检校尉说:“你去忙吧,这里有她就行。”
校尉巴不得这一声,赶紧回去干活。郑悠儿小声地问:“武安君,你怎么把他带来了?我……我和他早就……”
杜襄成道:“你往那边看,还有一个呢。”
郑悠儿顺着她的目光看到了外面同样身着功曹服的林长卿,只觉得两眼一黑。她花了好一会儿才平复心情,问道:“他们……不对,你们要干什么?陛下亲自下令封关,就是不想再让渤海国的人进来,您在这个节骨眼上带他们入关,岂不是……”
杜襄成笑道:“傻丫头,你了解她还是我了解她?陛下只是在耍小性子,心里巴不得东帝陛下立刻过去找她呢。”
郑悠儿疑惑道:“真的假的?我临行前陛下特地叫我守在这里,生怕守关的将士们把关不严呢。”
杜襄成一听这话,笑得更开心了:“你以为她叫你守在这里是让你严加盘查的?这丫头……我是说咱们陛下,她从小就八百个心眼子,后来事务太多才变得直来直去的。你想想,边关守将属于军队,不是我管就是昌平君管,对外关系又归典客管,也就是武信君的职责,可是她偏偏叫你这个本职是管理道路和车马的太仆来负责这一切,为什么?因为边关连接着直道和驰道吗?这个理由也太牵强了。她让你守在这里就是为了让你放我们通行的,顺便让你们两个冤家见一面。”
郑悠儿沉默了。杜襄成冲着林长晔招招手,使了个眼色,意思是:接下来就靠你了。
“悠儿,你近来可好?”林长晔忐忑地问道。
郑悠儿笑了笑,说:“身居高位,有何不好?倒是君上略清减了些。”
林长晔摸了摸鼻子,说:“那……那些日子是我对不住你。”
郑悠儿道:“君上没有错,是我治家无方,惹得全府上下都不喜欢我。我自己还耍小性子,赌气离家出走……”
“悠儿,求你别说了!”林长晔陪着笑脸道:“那件事情我已经查清楚了,是嫣然搞的鬼,她是玉轮国的细作。你……西帝陛下已经告诉你了吧?”
“是吗,她是什么人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郑悠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