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国王城附近的志溪镇,一位身着粗布衣服的中年人,正在店铺中发愁。
这个中年人就是神识幻化的安生,只是他没有了原来的所有记忆。
此刻,安生是一个有三个孩子的父亲,开的是一家售卖瓦当的店铺。
建筑用瓦,有板瓦和筒瓦两种,而瓦当即筒瓦之头,主要起保护屋檐,不被风雨侵蚀的作用。
同时又富有装饰效果,使建筑更加绚丽辉煌。
志溪镇临近昭国都城,旁边有一条志溪河,并因此而得名。
该镇是昭国的建材集散地,志溪河沿岸的商人,把收集到的建材,源源不断通过志溪河运到志溪镇。
这样的集散地,需要的场地极多,而且来来往往的商客众多,鱼龙混杂,自然不可能设在王城。
安生开店已有十载,之前的生意倒是过得去,一家人生活的生活也过得殷实。
大儿子安稳十岁、二儿子安平七岁,在镇里的私塾念书;小女儿安静只有三岁。
妻子阮氏带着小女儿安静,照顾着一家人的饮食起居。
不久前,安生家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对面开了一家新的店铺,卖的也是瓦当。
规模是安生家店面的三倍,并且价格比安生店铺要便宜。
见店铺的客人都跑到对面去了,安生满面愁容,坐在店里发呆。
不能这样下去了,否则一家人只能喝西北风。
安生在店铺里整整枯坐了三天三晚。
阮氏把饭菜送过来,心疼地道:“孩他爹!还是先吃点东西吧。”
又道:“你可不能倒下,全家人都指望着你,生意的事再想办法。”
又道:“大不了回我娘家去,我娘家有几亩薄田,种点庄稼,吃饭不成问题!”
安生并不想放弃眼前的生活,回乡下后孩子怎么办?
他不想耽误孩子的前程。
对阮氏道:“放心!我不会倒下,一定会有办法的。”
安生想:“要重新吸收顾客,必须价钱比人家便宜,要怎样做到呢?”
安生心一横,拿出大部分积蓄,到瓦当产地进了一大批货。
然后按进价销售,顶多贴点运费,不怕顾客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