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骠骑叩门多遇坎坷 常侍献言稍叙坦荡

遗梦南国 章双城 3346 字 11天前

“昏帝据险于湖,长明率兵破之。”

“镇竟陵、援司州,尽显英武之能;监北兖、击朐城,比肩卫、霍之功。”

“长明戎马半生,历经大小百余战,骁勇独步天下;忠义无人能及!”

“纵观古之将才,孰能敌乎!”

康长明已是知天命的年岁,沉着冷静乃是多年塑造的基本功,可是临川王的一番赞扬,真就没几个人能不为之动容了。

再看康悦,感动的已是泪眼婆娑,临川王每说一个字,便如同来回研墨一般,将红扑扑的底色在他那副硬邦邦的国字脸上缓缓的溶解释放,最终在脸颊的周围形成了两块儿红晕,黝黑中透着粉红。

康长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于是今晚便成了沉醉三日的开始。

父子二人白天被安排到临川王府各处游玩观赏,晚上有临川王属官或是府中食客陪着把酒言欢。

如此便过去了三五日。

可是除了第一天晚上见到了临川王后,康长明就没在府中见到过他。

都说迟则生变,而如此异样,对康长明说有两点不安。

身为北徐左营主帅,无召进京,本是大罪。即便他已上书奏报,但奏表中弹劾萧辰纸上谈兵、祸乱朝纲的内容占了大部分篇幅,加之心情急迫,以至于自己要回京拜见临川王的事就没多写,只说了句“臣愿只身求粮,以解北徐之急”的话来。

而临川王以好吃好喝好玩的“三好”招待法招待自己,还一口一个长明兄,却迟迟不问康长明的来意,这明显是不想让自己开口啊。如此一来,康长明只能带着满肚子的陈年老酒回北徐了。

身为左营主帅的颜面何在?又该如何向老兄弟昌义之和数万将士交代呢!

正当康长明烦闷之时,忽见扬州治中何敬容来到了门前。

“康将军,今日由在下陪同二位将军到东府城游览。”

康悦率先起身拱手示意。

何敬容也回了礼。

“何治中稍安。”

康长明面色阴沉,瞥了他一眼。

“实不相瞒,我二人已到王府多日,而无召回京乃是重罪。”

“我来求见六殿下,就是为了北徐粮草一事。”

“还望治中见谅。”

何敬容听后微微笑了笑。

“呵呵呵,老将军多虑了。”

何敬容眯眼笑了笑,神色十分友善。

“老将军乃我朝武将肱骨,肩负北徐驻防重任,又兼任临川王司马,这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将军都是自家人。”

“现在回到王府,我等理应以亲朋之礼相待,二位将军好生放松便是了。”

康长明听后脸上不由得绷紧了些。

“殿下盛情,老夫自当感激。”

“若以百坛美酒换作几斛粟米,长明和数万将士定会铭记殿下恩德。”

“呵呵呵,将军言重了。”

“早闻老将军性情耿直,今日得见,果然快人快语。”

“将军放心,粮草一事,殿下早有安排!”

“哦?治中所言,可是当真?”

“呵呵呵,我乃府中小吏,又怎敢拿将军打趣呢。”

“将军还是先随在下到东府城一游,是真是假,将军一看便知。”

说完,何敬容便带着康长明父子骑马来到了扬州治所东府城。

城中有临川王自行组建的军队万余人,又有东府卫士两万余。

城内武器装备精致优良;炮车战车朱漆鲜艳。

马匹黄牛充盈棚厩;营帐器具一应俱全。

武将或穿铜甲门前操练,或挥彩旗墙上施令;士卒或持长刀各处警戒,或执长戟四处巡查。

部伍士气饱满,英姿飒爽。

如此精良的武器装备,完备的保障条件,康长明只在数年前攻占梁城时见到过,当然,那支部伍也是临川王亲自率领,和今日眼前的景象相比,着实逊色了些。

而那当年的逊色,亦是南国部伍中的首屈一指。

对了,这话说的当然不是战力方面。

康长明稍作思量,而后摇了摇头,好像对眼前这些并不在乎。

何敬容似乎看出了些什么。

于是背着手来到他身旁低语:“值此冬日,还有如此艳阳,难得啊。”

康长明瞥了一眼,没有作声。

“将军今日算是来着了。”

“此话怎讲?”

“呵呵呵,谷不在仓,而在院场。”

“将军请随我来!”

说话间,几人来到了东府城内的东半边,此处有谷仓百余座,又有大片的石板铺砌而成的院场,杂役们正在把谷仓中的粮食抬出来晾晒。

见此情此景,康长明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轻松之意。

小主,

“北徐有士卒八万余人。”

“依将军之见,此处粟米可维持多久呢?”

康长明听后眼前一亮:“眼前粟米成山,麸糠如雪。若为我北徐所得,足以支撑三年!”

何敬容会心一笑。

“呵呵呵,好!”

“不过东府城所储皆为陈米,将军不会嫌弃吧?”

“呵呵呵,治中此言,未免小看我军士卒了。”

“别说是陈米,就是这些麸糠亦够我军维持半载了。”

“前线苦寒,将士们能喝上一口热粥,便能生出三分士气,若是吃上一餐饭食,足以越过淮水,进军寿阳!”

“呵呵呵,有将军此言,寿阳何愁不破!”

“殿下有令!”

康长明父子听后急忙俯身跪地。

“北徐将士,保国安邦,何其劳苦!寡人日夜忧心,纵躬身戍卫,亦难平心中之愿。特从扬州之地,拨陈米三十万斛,麸糠四十万斛,支援北徐。康将军深明大义,乃军中楷模,望精心押送粮草,以表忠君之意。”

“请将军在册上画押吧!”

何敬容说着,一旁的主簿便递过一个登记的册子来。

康长明感动的热泪盈眶,连连拱手示意。

“殿下一片苦心,老将军定要铭记啊!”

“殿下之恩,末将永世难忘。”

如此,父子二人带着随行将士,用马车先行护送两万斛粮草,踏上了归途。

南阁里,皇帝与屠老正在促膝长谈。

不为别的,听闻屠老又生归隐之意,皇帝哪里能轻易放手呢!

主仆二人互相给台阶,但迟迟没能达成一致,以至于一场深入的畅谈,变成了饭后话闲。

“先生身处南阁,却已晓通天下之势。”

“朕曾多番求索,亦不能得其道也!”

“陛下说笑了,陛下乃一代明君,又如何要事事躬亲呢!”

“古有汉高祖知人善用,其出身虽为末吏,却创下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