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敌之策的精髓就是骚扰,通过不间断的骚扰,让敌人疲于应对,然后找准时机,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野狼谷犹如一道狰狞的伤疤,横亘在北齐与北蛮的边境。北蛮大军占据此地,凭借着两侧陡峭的山峰和狭窄的谷道,构筑起了坚固的防线。他们自恃天险在握,粮草充足,企图长期据守,对北齐的边疆形成持续的威胁。
秋离、刘柏琴与宁王三人站在营帐内,目光紧锁着眼前的沙盘。沙盘中,野狼谷的地形被细致地呈现出来,代表着双方兵力的旗帜密密麻麻地插在各处。他们已经围绕着如何攻克野狼谷,商讨了整整三天三夜,各种战术被反复提出又被否定。最终,宁王将手中的木棍重重地指向沙盘,沉声道:“我看,唯有疲敌之策可行。”
秋离和刘柏琴对视一眼,纷纷点头。疲敌之策,虽然耗时,但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己方伤亡,且一旦成功,便能给予北蛮大军致命一击。
夜幕降临,月光如水银般洒在大地上。一支由幽州军精锐组成的小队,悄然向着野狼谷进发。他们的脚步轻盈而稳健,马蹄被厚厚的棉布包裹,只发出轻微的 “噗噗” 声。到达谷口附近后,队长抬手示意,队员们迅速分散开来。
两名队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满火油的陶罐搬到谷口,点燃引线后,用力抛入谷内。“轰” 的一声巨响,陶罐在谷内炸开,火油四溅,瞬间点燃了周围的营帐。北蛮士兵从睡梦中惊醒,惊恐地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一时间乱作一团。
与此同时,镇海军的一支小队从另一侧谷壁的隐秘小道攀爬而上。他们手持短弩,利用谷壁上的岩石和树木作为掩护,对着谷内巡逻的士兵发动突然袭击。“嗖、嗖” 几声,弩箭带着风声射出,精准地射中目标。巡逻士兵还未发出呼喊,便直直地倒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北蛮大军的将领得知谷口遇袭,急忙下令集合部队。号角声在谷内回荡,士兵们匆忙穿戴盔甲,手持兵器,向着谷口冲去。然而,当他们赶到时,谷外早已空无一人,只有几处还在燃烧的小火堆,似乎在嘲笑他们的狼狈。
接下来的几天,这样的骚扰行动不断上演。白天,幽州军和镇海军派出小股骑兵,在谷口来回驰骋,扬起滚滚烟尘。他们一边呼喊叫骂,一边向谷内射箭,引得北蛮士兵怒火中烧。但每当北蛮大军打开谷门,准备出击时,骑兵们便迅速撤离,消失得无影无踪。
夜晚,骚扰小队更是变着法地折腾。有时是在谷外敲锣打鼓,制造出大军压境的假象;有时则是偷偷潜入谷内,在营帐周围放置鞭炮,炸得北蛮士兵胆战心惊。北蛮大军被折腾得疲惫不堪,士兵们的脸上满是憔悴,士气也一落千丈。
秋离、刘柏琴和宁王在营帐中密切关注着北蛮大军的动向。经过几日的观察,他们发现北蛮士兵的警惕性明显下降,防御也出现了漏洞。三人相视一笑,知道致命一击的时机到了。
深夜,月色被厚厚的云层遮挡,整个野狼谷陷入了一片黑暗。一支由幽州军和镇海军精锐组成的千人突击队,在秋离的带领下,从山谷背面一条鲜为人知的小道悄然潜入。这条小道崎岖狭窄,两侧怪石嶙峋,稍有不慎便会失足跌落。但士兵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武艺,顺利地通过了这条险道。
到达预定位置后,秋离一声令下,突击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营。他们手持利刃,迅速突破了北蛮大军的外围防线,向着中军大帐杀去。与此同时,刘柏琴和宁王率领着主力部队,从谷口发动了全面进攻。
北蛮大军在睡梦中被惊醒,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营帐内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士兵们四处逃窜,互相践踏。北蛮的将领们试图挽回局势,但在混乱的战场上,他们的命令根本无法传达下去。
秋离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所到之处,北蛮士兵纷纷倒下。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将北蛮大军赶出野狼谷,保卫北齐的边疆。
经过一夜的激战,北蛮大军彻底溃败。他们丢下身死的同伴,向着草原方向狼狈逃窜。幽州军和镇海军乘胜追击,一直将他们赶出了北齐的边境。
当朝阳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野狼谷上时,这场艰苦的战斗终于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