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战火渐息,突厥与北蛮都已经被平定,东境的东离也已经覆灭,如今只有西境的西周仍在负隅顽抗。
南阳城。
安康帝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围困南阳城。
南阳城城内的守军其实有些坚持不住了。
南阳城被围困了近半年的时间,城内的粮食已经不多了,一个月前,他们的口粮就减半了,如今每日更是早晚各一碗稀薄的粥果腹。
将士们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头晕眼花了,城外的敌军若是攻城,他们估计不会有多大的抵抗,因为他们没有力气。
城外,中军大营。
安康帝与一众将领正在商讨攻城之策。
“陛下,现在城内粮草短缺,人困马乏,是攻城的最佳时机。”一名将领说道。
“不可。”其中一名将领立刻反对,并提出了不同的建议,说道:“南阳城的二十万守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了,只需围困,何须攻城!”
“当然要攻城,否则城内的百姓岂不是也要被活活饿死!”
“若是攻城,我们的将士岂不是白白牺牲?”
“作为北齐的将士,自当保家卫国,护一方平安!”
“领军之将也不能不拿士兵的命当儿戏吧?”
“…”
两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局势渐有失控之态,安康帝伸手制止了他们大的争吵。
“两位将军消消火,你们都是为了我北齐考虑,不要伤了和气。”
那两名将领这才消了火气。
安康帝心里清楚,这两位将领所言都有道理,只是他们的出发点不同,一个爱兵如子,不想牺牲将士的性命,一个心系南阳城城中的百姓,希望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思量再三,最终决定攻城。
第二日清晨,随着安康帝一声令下,攻城之战正式打响。号角声如雷鸣般响彻天地,三十万北齐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着南阳城涌去。
前排的盾牌手紧密排列,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盾墙,缓缓向着城墙推进。他们的脚步沉稳而坚定,每一步都带着千钧之力。紧随其后的是手持长梯的士兵,他们在盾牌的掩护下,奋力奔跑,试图将长梯架上城墙。
城墙上,西周守军早已严阵以待。他们虽然身形消瘦,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屈的坚毅。看到北齐大军攻来,他们立刻弯弓搭箭,箭矢如雨点般向着城下射去。“嗖嗖嗖” 的声音不绝于耳,不断有北齐士兵中箭倒地,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依旧勇往直前。
城下,攻城车也开始发挥作用。巨大的攻城槌被士兵们奋力推动,一次次撞击着城门。每一次撞击,都发出沉闷的巨响,城门在这强大的冲击力下,剧烈颤抖,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随着长梯成功架上城墙,北齐士兵们如猿猴般迅速攀爬而上。城墙上的西周守军也不甘示弱,他们用长枪、大刀奋力抵抗。一时间,城墙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耳欲聋。士兵们的鲜血不断飞溅,染红了城墙。
一名北齐士兵好不容易爬上城墙,却被一名西周守军迎面砍来一刀。他连忙侧身躲避,手臂还是被划出一道深深的口子。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反手一刀刺向对方。两人就这样在城墙上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
与此同时,安康帝站在中军大营的高处,神色凝重地注视着战场。他的眼神中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士兵们的担忧。他不断地挥舞着手中的令旗,指挥着各支部队的行动。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西周守军虽然英勇抵抗,但北齐大军的攻势却越发猛烈。长梯一架接一架地架上城墙,越来越多的北齐士兵涌上城头。他们与西周守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每一刻都有士兵倒下,但更多的人却前赴后继地冲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