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抢走了我的地盘(下)
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许可以不在乎技术,但不可能不在乎体验。而平台战略,如果不能转化为用户体验的提升,最终只能是空中楼阁。
“所有平台都是中间页,如果不能帮用户解决问题,就没有存在的价值。”雷军说。而腾讯微信团队一位负责人则说:“我们不会关注竞争对手,只关注用户。”
平台之战,最终将落实到用户体验之争。
百度:如何摆脱路径依赖
搜索,曾让百度站在了互联网之巅。但时过境迁,当互联网从信息获取时代,走向社交与交易时代,搜索的价值正在被削弱。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从主动搜索,变成了被动推荐。百度依靠搜索起家的优势,反而成了创新的羁绊。
“百度现在是一家大公司,很难像小公司那样快速转型,这是大公司的悲哀。”百度一位内部人士说。
事实上,百度一直在努力摆脱对搜索的过度依赖,通过收购、投资以及内部孵化等方式,涉足团购、视频、电商、地图、开发者平台等诸多领域,但成效并不显着。
“百度做平台,存在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缺乏用户关系链,无论是搜索、地图还是其他,都没有用户关系,而这是互联网最核心的资产,没有用户关系,就没有粘性,就很难形成平台。”一位互联网资深人士说。
百度也曾试图建立用户关系链,比如空间、百科、知道、贴吧等产品,都试图在用户之间建立关系,但这些关系都是弱关系,与微博、微信等基于真实身份、有着强烈社交需求的关系链相比,相去甚远。
“百度过去的成功,源于对技术的专注,但现在,技术不再是门槛,百度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从工程师文化,转向产品经理文化,从关注技术,转向关注用户。”上述互联网资深人士说。
事实上,百度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李彦宏曾多次在内部强调,要提升产品经理的地位,让产品经理成为公司战略的核心。百度最新财报显示,产品研发人员占到了员工总数的近一半。
百度最新推出的轻应用,被寄予厚望。百度称,轻应用是一种无需下载、即搜即用的全功能App,能够覆盖所有App的核心功能,开发门槛比原生App低很多。同时,轻应用可以借助百度强大的搜索入口、精准分发和开放平台,实现“开发—分发—收益”的完整闭环。
但轻应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开发者入驻,以及能否提升用户体验。从开发者角度看,百度轻应用平台能否带来流量,能否帮助变现,是他们最关心的。而百度能否做到这一点,尚未可知。
从用户体验角度看,轻应用与原生App相比,虽然无需下载,节省流量,但在交互体验、用户体验上仍有差距。比如,轻应用是基于HTML5技术,而HTML5目前并不成熟,在浏览器兼容、支付、安全、用户体验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百度轻应用是一个好想法,但想法和现实往往有差距。它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改变用户的习惯,而用户习惯的改变,是一个长期过程。”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说。
对百度而言,轻应用只是开始,能否通过轻应用以及其他方式,成功摆脱对搜索的过度依赖,进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塑平台地位,尚需时间检验。
阿里:如何平衡生态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