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有了这枚勋章,那就是掌握了一丝文艺界的命运,什么娱乐界的大亨,文艺界的巨鳄都得和他客客气气的。
更不用说本身的影响力带来的知名度和财富,提这些都显得俗气。
这种事情,不单单是文艺界轰动,建筑界,政界都引起了轰动,建筑界针对电影院的问题都红了眼,私下里合纵联横且不必说,政府的招标工程都让这些人兴奋的夜不能寐,一个个工程师、设计师钻进了图书馆,玩命地寻找关于华夏古建筑的介绍和图纸。希望设计出一个有华夏元素的建筑,打动政府领导,从而拿下工程。
最主要的是不只是他们,几乎所有能关联到的人也全都进入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华夏文化,学习华夏元素。
本来被网络冲击的快要垮掉的图书馆居然间焕发了第二春,年久失修的大门险些被挤掉。
首都大学。
社会上的东西与学校关系不大,但针对学校出台的一些相关措施也让学生们心动不已,别的不说,十万元奖金对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绝对有着很强的诱惑力。
与十万块相比,那“优秀学生”的称号更是贵重,要知道首都大学的“优秀学生”称号可是跟随档案走的。
将来无论是考公还是应聘,这称号属于额外叠加被动属性,竞争力那可不是一般的强。
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学生们也不成天在那里愤世疾俗了,有那时间上图书馆看看,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量,最主要是了解关于国家的一些事情,便于在日后的演讲中有话题,有深度,有感情,让大家有认同感。
这个时候,李云也很忙,忙的脚踢后脑海,肘破两肋衣。他的脑海中不知怎么了,突然间蹦出许多灵感。
有歌曲,有传统曲艺,有传统的技艺,有电影等等,脑袋里来回不停地盘旋,李云本来对脑子里的记忆很习惯了,可这一次,看着一个个不同的记忆碎片,只是简单地探索了一下,就激动的浑身打摆子。
有“何为华夏?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是为华夏。”的解读。
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第一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