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15日各大军区进行了比武切磋。历时半个月的比赛,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黄山军区以绝对的实力摘得了个人及团体第一名。这也难怪,黄山军区是一凡最先接触并和小妹亲自遴选的特别小队成员,修为比较扎实。不过,有的军区成员却是在比赛过程中实现了突破,实在是可喜可贺。名次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比赛让各个军区看到各区的水平高低,以形成“比学赶帮”的风气。先秦佚名的《论语十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强调了向优秀的人学习,同时也要从不如自己的人身上反省,不断自我提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是指知行完备、至善至美的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人格,但后来诸子百家、各种宗教和学派都有自己的圣人标准。例如,儒家的孔子、尧、舜、禹等都被认为是圣人。
古代圣人之所以为圣,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断学习和求教于他人,不耻下问。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句话说明了古代的圣人虽然已经非常出色,但他们仍然愿意向他人学习,不断进步。相反,现代的人虽然与圣人相差甚远,却因为羞于向老师学习而停滞不前。
圣人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和品德,还因为他们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圣人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时代或某个学派,而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成为后世学习和崇拜的对象。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被视为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剑圣,一般指裴旻(唐开元年间将领)。唐文宗时,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唐代三绝”。
元年间,裴旻因母亲去世,想请大画家吴道子在天宫寺作壁画超度亡魂。吴道子说:好久没作画了,如果裴将军一定要我画的话,只好先请将军舞一曲“剑舞”好启发一下我的画思。裴旻当即脱去孝服,持剑起舞,只见他“走马如飞,左旋右抽”,突然间,又“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被抛起数十丈高的剑,竟然能用手持的剑鞘接住,使其直入鞘中,真是剑技绝招。当时,几千名围观者为之震惊,赞叹不已。吴道子也被那猛厉的剑舞气势感动,画思敏捷,若有神助,于是挥毫图壁,飒然风起,很快一幅“为天下之壮观”的壁画就绘成了。
颜真卿《赠裴将军》
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
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
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