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踹劳氏屁股的机会

沧海扬帆 齐橙 1092 字 21天前

“外国人想搭中国的车,这种话,也就是你高凡敢说了。”郑立农笑道。

在1984年的中国,大家谈的都是如何搭上发达国家的车,让发达国家带着中国一起飞。高凡反过来说哈奇集团想搭中国的车,这就属于一种狂妄了。如果当年有互联网,这种言论是会被无数“跪族”们拉出来鞭尸示众的。

郑立农自己也认为中国应当搭发达国家的车,不过,对于高凡的狂言,他却并不反感,相反,还有几分欣赏。他能感觉到,高凡身上有一种超越于时代的自信,这种自信是大多数人所缺乏的。

作为一名工业战线上的老人,郑立农也经常说诸如“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中国人也能办到”之类的豪言壮语,但理智却经常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那就是中国的确在绝大多数领域都技不如人。

郑立农经常地要在自省与自信之间纠结,屡屡要提醒自己不要脑子发热,要承认差距。

然而,在高凡身上,郑立农看不到多数国人面对外国人时所常有的那种自惭形秽的心态,高凡是发自内心地认为中国必定能够赶上外国,不,确切地说,他是发自内心地认为中国必定会超越外国。

郑立农有时候会觉得高凡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信得有些过头了,但有时候又会隐隐地希望高凡的自信是有道理的。毕竟,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是郑立农这代人内心深处的执念。

“西方国家的发展已经到头了。”高凡平静地说,“美国人也罢,欧洲人也罢,现在都有一种富人心态,赚惯了容易赚的钱,不再愿意吃苦耐劳了。

“美国经济正在快速地去工业化,大家都在谈论金融和风险投资,想用钱生钱,让其他国家的老百姓去从事制造业,美国人只需要坐在空调房里喝着咖啡拿分红就行了。

“欧洲人的情况也是如此。就以我们刚投产的维生素C装置来说,劳氏公司出资1200万美元买断了二步发酵法工艺未来十年的全球工艺授权,却只是为了阻止别人使用这项工艺,而不是自己去使用。究其根源,就是它们目前拥有垄断地位,不想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