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踹劳氏屁股的机会

沧海扬帆 齐橙 1092 字 21天前

1984年春节前,化工系统迎来了两件大事,一是水南省仁桥地区国光化工公司的5000吨聚酯装置落成投产,二则是茂林省鹿坪地区沧化维生素厂的5000吨维生素C装置落成投产。

这两套装置,产能都是5000吨,但前者是国内最小的聚酯装置,而后者则是国内最大的维生素C装置,都具有填补空白的特征。

此外,这两个项目还有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共同点,那就是都与一位名叫高凡的在校大学生有关。同时,因为高凡的缘故,这两套装置都受到了化工部副部长郑立农的重视,让他在春节前专程跑到南方来,马不停蹄地参加了两个项目的落成典礼。

“小高凡,干得不错啊。”

在延秀化肥厂的旧址参加完维生素C装置的落成典礼以及随后的接待酒宴之后,郑立农在下榻的延秀县招待所接见了高凡,用一种欣赏的语气向他说道。

秘书吴哲夫给高凡端来一杯茶,替他放在茶几上。高凡向吴哲夫道了一声谢,然后才笑着向郑立农说道:“郑部长过奖了,其实我没做啥,都是顺势而为罢了。”

“顺势而为,此话怎讲?”郑立农饶有兴趣地问道。

高凡道:“水南的小聚酯,是潘总工设计的,出钱的是仁桥的十几位乡镇企业家,我最多就是给他们牵了一下线,其他的啥也没干。至于我们这套维C装置,技术是微生物所的专家们开发的,钱是哈奇集团的投资,我同样只是一个牵线人。

“要说我做了什么,不外乎就是趁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把合适的资源介绍到了合适的地方。即使没有我,很多事也会自然而然发生的。”

郑立农道:“话可不能这样说。最起码,哈奇集团的投资可不是凭空会来的,你知道很多部门搞引进外资有多难,谁像你这样,到国外走一圈,就带回来2500万美元。”

高凡道:“哈奇集团其实一直都有向中国投资的想法,鲍勃.哈奇到广交会上去参观,就是带着投资动机来的。哈奇集团是一家很有远见的公司,他们预见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会有很大的发展,所以想提前布局,以便搭上中国高速发展的这趟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