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盖伦战船

“用肯定是有用,也是一种震慑!”

朱棣笑着解释了一句,然后指着赤龙船边上的一些更小的船只说道:“更小点的那种叫网梭船,比赤龙船更常用,吃水七八寸,可以载3到4人,装备火铳,作战时蜂聚蚁附。任凭敌人的船再大,也是无济于事。”

周飞看了过去,发现这船的名字真没取错,体量超小,的确像个梭子,也就比现代江河水流之中航行的无帆小船大一点点,能多装几个人,中间有着一根桅杆,上面有风帆。

网梭船、赤龙船,都是一种类型的船,短兵相接攻击用的,不过是一个体量小,一个体量大。

在工业革命之前,水战、海战基本上是短兵相接的作战方式。

火攻是最经典的作战方式了,历史当中最着名的当属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的那一场水战。

赤壁之战也说是用的火攻,不过那是是罗贯中对朱元璋火攻打败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的演绎罢了,实际上是不是火攻存在疑点,很多人说是曹操这一边发生了瘟疫导致失败,和火攻没太大关系。

然后就是跳船作战了,就是两艘船撞在一起,然后士兵跳到对方的船上去厮杀,和陆地攻城没什么区别。

跳船的作战方式,哪怕是到了明朝末年,有了红衣大炮的上船,依然是主要的作战方式。

民族英雄郑成功击败荷兰人,夺回宝岛之时发生的海战,就是靠的“跳船”作战打败了荷兰人。

火攻和跳船攻击之外,才是射箭、放枪、炮轰作战等方式。

放箭和放枪的攻击力是很弱的,因为无论是水战还是海战,船在水面上飘忽不定,根本没有准头可言,能杀死敌人纯粹是靠运气。

炮轰稍微好一点,大炮攻击面积广,只要打中基本上就会有损失。如果运气好点,还能一炮就把一艘船给干沉了。

不过,也是准头的关系,还有射程的问题,大炮用起来还真没有跳船作战来得有效。

荷兰人万里迢迢的从欧洲跑到亚洲来,仗着船坚利炮,结果面对郑成功的跳船作战依然惨败而归,可见一斑。

工业革命之后,这一套就不行了,因为装了蒸汽机发动机,木船变成了铁船,打不动,跑得快,火攻、跳船、放枪这些招数还没来得及实战,对方就跑远了。

于是,火炮成为了主流,造出射程远、射速快的大炮成为了唯一的攻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