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天府周乐

流浪前夕 诗心疯 2964 字 1个月前

于是,吾等上书朝廷,陈述此议。朝廷经审议,认为可行。遂下诏,令各地学堂,于课程之中,加入民俗文化之内容。此举一出,全国响应。各地民俗文化,如春笋逢雨,蓬勃发展。

吾等“护俗兴邦社”,亦未敢懈怠。继续探寻民俗文化之路,愈发觉得民俗文化之博大精深。每一种民俗,皆为民众智慧之结晶,皆有其独特之魅力。

于南方,有一少数民族,其民俗独特。男女之服饰,皆绣有精美图案,图案之寓意,与民族之传说、信仰相关。其节日之庆典,歌舞、祭祀融为一体,庄严肃穆而又欢快热烈。吾等前往考察,深入其生活之中。

发现此民族之民俗文化,面临现代文明之冲击,亦有失传之危。年轻之人,多喜那时尚之服饰,对本民族之传统服饰,不甚在意。节日庆典,亦渐趋简化,一些古老之仪式,已无人知晓。

吾等与族中长老商议,欲恢复传统之服饰制作工艺。长老言,制作工艺复杂,且所需材料,采集不易。吾等又与当地商人合作,商人负责寻找材料,组织生产。学者则研究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制作更为简便,成本更低。

同时,吾等于族中宣传传统服饰之美,文化之重。年轻之人,渐渐被打动。开始学习制作工艺,穿着传统服饰。于节日庆典之时,吾等亦协助恢复古老之仪式。

此民族之民俗文化复兴,使吾等更坚定了保护民俗文化之决心。吾等深知,民俗文化之保护,非一时之功,需持之以恒。

且说吾等在保护民俗文化之时,亦关注国家之经济发展。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实则可相互促进。

如那年画之村,因年画之复兴,带动了当地之旅游、商业。游客前来观赏年画,购买年画制品,村民收入增加。同时,村民收入增加后,又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年画制作之中,使年画之品质更高,种类更多。

又如那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之复兴,带动了服饰制作产业。制作出之服饰,不仅本民族之人穿着,亦受其他民族喜爱。且因传统仪式之恢复,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促进了当地旅游业之发展。

吾等以为,国家当鼓励各地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于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上给予支持。使民俗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之一股新力。

然民俗文化产业之发展,亦需注重品质。不可为追求利益,而粗制滥造。需保持民俗文化之原汁原味,同时结合现代之需求,进行创新。

吾等“护俗兴邦社”,于各地推广此理念。组织民俗文化产业之交流活动,使各地之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于交流活动中,吾等发现一海边之地,其民俗文化与海洋相关。此地之人,善制贝壳工艺品,且有独特之海洋祭祀文化。然以往,贝壳工艺品制作简陋,海洋祭祀文化亦不为人知。

吾等与当地艺人、渔民合作。艺人改进制作工艺,使贝壳工艺品更加精美。渔民于出海捕鱼之前,举行盛大之海洋祭祀仪式,吸引游客前来观看。当地政府亦在海边修建观景台、民俗文化博物馆等设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此一番打造,此地成为旅游胜地。贝壳工艺品畅销各地,海洋祭祀文化成为当地之文化名片。

吾等见此,心中欢喜。民俗文化之保护与经济发展,于此地实现了完美结合。吾等相信,若全国皆能如此,国家之兴,民俗之盛,可指日而待。

吾等继续游历各地,探寻民俗文化。每至一地,皆有新之发现,新之感悟。民俗文化之海,浩瀚无垠,吾等不过是沧海一粟,然吾等愿以微躯之力,为保护民俗文化,为国家之兴盛,永不停息。

且说吾于游历之中,亦关注民生之事。见那市井之中,虽有官商之弊,然百姓之生活,亦有诸多可赞之处。

于一繁华之城镇,吾见那市井之中,各行各业,兴旺发达。有铁匠铺,炉火熊熊,铁匠挥舞铁锤,打造各种器具;有裁缝店,裁缝飞针走线,裁剪出精美之衣裳;有酒馆,酒客云集,谈笑风生。

然亦有困苦之人。有那乞丐,衣衫褴褛,沿街乞讨;有那苦力,背负重物,汗流浃背。吾心不忍,欲有所为。

吾与当地之善士商议,欲设救助之所,收容乞丐与苦力。善士皆称善,纷纷出资出力。救助之所建成,内有床铺供休息,有食物供充饥,有医者为之诊治伤病。

然吾等亦知,此不过为权宜之计。欲使百姓皆能安居乐业,还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吾等以为,当兴实业,使百姓有业可就。于城镇之中,可发展手工制造业、商业服务业。于是,吾等召集工匠、商人,共商发展之计。

工匠言,今之手工制造,面临机器制造之冲击,若不创新,难以生存。商人言,商业竞争激烈,需有良好之商业环境,公平之竞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