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再说那产后血晕之症,可用接骨木碎块一大把,加入清水一升,一同放入锅中慢慢炖煮至水量减半,制成汤药。之后,分多次让患者缓缓服下。
此外,接骨木在临床医学领域还有诸多用途呢!它能够有效治疗急慢性肾炎所引发的水肿症状,改善小便不利之苦,更能缓解风疹瘙痒带来的难耐之感。
而要达到镇心明目的效果,且兼具止血生肌之功,另有一方不可不知。此方便是名为“琥珀散”者,需用上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棱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以及大黄五分。将这些药材共同熬制并捣碎成为细散状。每次服用时,舀取二到一匙的药量,趁着空腹之时以温酒送服而下。每日需按时服用两次,坚持一段时间后,便能收获令人惊喜的独特疗效和良好气色。
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用茯苓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人参汤送下。
突然耳聋。用黄蜡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细嚼。茶汤送下。
茯苓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菌核。常寄生在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
茯苓皮:为茯苓的外皮。利水消肿。
赤茯苓:是除去茯苓皮后内部的淡红色部分。清利湿热。
白茯苓:是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健脾渗透湿。
茯神:是白茯苓中心穿有松树根者。宁心安神。
神木:是茯苓中间的木块。治脚气挛痛。
李时珍正在自家的小院里忙碌着。这天,他迎来了一位愁眉苦脸的病人。
“李大夫,我这几日总觉得身体不适啊。”病人苦着脸说道。
李时珍微笑着让他坐下,开始了望闻问切。一番诊断后,李时珍心中有了数。
他转身走到放置药材的架子前,拿起一根竹子,笑着对病人说:“你看这竹,其叶甘淡而寒,能清热除烦。”病人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
接着,李时珍又拿出竹黄,一本正经地说道:“这竹黄啊,味淡性平,有化痰止咳、活血祛风的功效。你这病症,它能帮上大忙呢!”病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然后,李时珍拿出雷丸,表情夸张地说:“嘿,这可是个厉害的玩意儿!能驱虫消积呢,就像给你肚子里的小虫子们来了个大扫除!”病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随后是桑上寄生,李时珍指着它说:“这桑上寄生啊,可是补肝肾、强筋骨的好东西。”
再来就是榆,他摸着榆树皮说道:“这榆,其皮性甘平,能利水通淋。”
在为病人配好药后,李时珍还不忘叮嘱一些食疗的方法:“回去记得多吃些清淡的,像那竹笋就不错,也有清热的功效呢。”病人连连点头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