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医术高超更重医德

在一个阴沉的雨天,李时珍心情烦闷,他想起了《本草纲目》中的慈姑。他拿起一段慈姑,放到嘴里咀嚼,淡淡的苦味让他的心情稍感舒缓。

他查阅书籍,念出慈姑的功效:“慈姑,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散结的作用。”他决定用慈姑来制作一道清爽的菜肴,他将慈姑切成丝,加入少许醋和蒜末,简单拌了拌。吃了几口,他感觉心情明朗了许多,仿佛连雨天都变得不再那么压抑了。

李时珍心情愉悦地继续研究着慈姑的其他功效。他发现慈姑还具有利尿通淋、润肺止咳的作用。于是,他决定将慈姑与其他药材搭配,制作出更多有益于健康的药膳。

他首先尝试了慈姑炖排骨,将慈姑和排骨一起炖煮,让慈姑的营养充分融入汤中。这道汤味道鲜美,不仅能补充营养,还具有清热润肺的功效。接着,他又制作了慈姑粥,将慈姑切成小块,与大米一同煮粥。这道粥口感软糯,容易消化,适合体弱多病的人食用。

随着对慈姑的深入了解,李时珍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感慨道:“世间万物皆有其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利用,就能为人们的健康带来福祉。”此后,他更加努力地研究各种药材,希望能为后人留下更多宝贵的医学财富。

一日清晨,阳光洒进医馆。李时珍早早起来整理药柜。学徒打着哈欠走进来,看见李时珍精神抖擞的样子,挠挠头说:“先生,您怎么每日都如此有干劲?”李时珍微笑着说:“吾之使命在于探究百草,哪敢懈怠。就像那金橘,别看小小一颗,味甘酸,性温,能理气解郁、开胃消食,那可是宝贝。”

这时,一个小孩被母亲领进来,孩子小脸通红。李时珍蹲下身子,摸摸孩子的额头,表情严肃起来(眉头微皱)。他凑近孩子闻了闻,又问母亲:“孩子近日饮食如何?”母亲焦急地说:“吃得很少,还总哭闹。”李时珍心里琢磨(眼珠转动),这怕是内热之症。他切了孩子的脉,随后笑道:“无妨。”

他转身拿了些金银花,对着学徒说:“金银花,味甘,性寒,清热解毒效果极佳。”他吩咐学徒煮水给孩子喝,又对母亲说:“这也是食疗之法,孩子喝两日便能好。”母亲半信半疑,带着孩子走了。

两天后,孩子活蹦乱跳地跑来道谢,学徒打趣道:“先生,您这又是一次妙手回春啊。”李时珍摆摆手,又投入到对药材的研究之中。

这天,医馆里来了个年轻人,满脸焦虑。李时珍抬头望去,只见那年轻人面色发红,脚步虚浮。李时珍心想,这怕不是染上了什么热病。

李时珍开口问道:“小哥,你哪里不舒服呀?”年轻人答道:“先生,我浑身燥热难耐,喉咙似火烧一般。”李时珍上前一步,先仔细望了望年轻人的脸,又凑过去闻了闻气息,随后问道:“你近日可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年轻人回想了下说:“前些日子吃了不少羊肉,甚是滋补。”

李时珍暗忖,羊肉性温热,想必是上火了。他笑着说:“小哥,莫急。这金橘你可知晓?”年轻人一脸茫然。李时珍耐心解释:“金橘啊,味甘酸,性温,能开胃消食、理气解郁。但此刻你体内火气旺盛,需用性寒之物。”说罢,他从药柜里取出几株薄荷。

“这薄荷,味辛,性凉,可疏散风热。我给你开个方子,用薄荷煮水饮下,再辅以些许梨汁,梨者,味甘微酸、性寒,善清肺化痰、生津润燥。这食疗之法双管齐下,保管你很快恢复。”(语言幽默,阐述药材功效)年轻人听了,眼睛一亮,连连道谢。

看着年轻人离开的背影,李时珍微微一笑,又坐下来钻研起《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