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褪尽,漠北日出。
夏日的草原绿丝铺地,一眼望不到头,草原近处是澄澈透蓝的天,雪白的云,以及远处隐隐的山坡。
安静祥和,只有远处牧民拉着马头琴,哼着曲调辽阔的异族歌,歌颂着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漠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假如从来不期遇,人生若只如初见。
元无忧两眼一睁,就置身于个翻天覆地的场景。
这一年,北周战败于柔然汗国,请求停战和谈,按约定,战败国北周要派遣使者、和皇室宗亲出身的质子到柔然。
周国皇室宇文家得知,如今的柔然本部姓拓跋,与昔日与北魏太祖是本家,便借故把一直视作眼中钉的前朝储君,那位拓跋姓改元姓的的皇太女封做隋珠公主,送到柔然当人质。
也算双喜临门,一箭双雕解决了俩矛盾。
而西魏皇太女元无忧作为人质,便在夏日里离开长安,被送到柔然牙帐所在。
一路上,北周使团就议论着,因柔然新王是党项合并的拓跋家人,宇文家意欲效仿昭君出塞,将隋珠公主贺北番,和亲。
所有人都认定她此去漠北,便回不了长安了。
彼时,柔然牙帐下头等猛将万郁部,已是可汗拓跋家的外戚,柔然汗国的莫弗。
元无忧正是及笄之年,刚死了母皇,华胥四分五裂,就被篡权夺位的宇文家送到北境。
而生于长安,却因父死母退而离开长安的隋珠公主元无忧,再次回到长安却是因父母双亡,国破无亲,被迫接圣旨去北境做质子。
彼时,十五岁的隋珠公主已经到了柔然牙帐外,谈判官已经去面见可汗了,只留她坐在金银珠宝镶嵌的马车上,和一堆赔款的长安宝贝堆在一起。
极尽讨好的璀璨珍宝中间,她这个战败国送来的人质,却穿着朴素的白色大袖襦裙。
长安秋高气爽,暑热未退,北周故意让她穿的轻薄料子,一身戴孝似的白裙颇显楚楚可怜。
北周端着继承“正统”的傲气不肯服输,也不敢怠慢柔然,却摆弄她这个前朝后代来做出卑微姿态,极尽讨好于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