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天生强大,我只是活的够长,我只是一步一步成长过来的,当时我不过是一个在山上苦修十年,不谙世事的愣头青,我有什么能耐……”
“唉……”朱厚熜眼神复杂,“有时候觉得你可敬,有时候觉得你可恨,有时候……又觉得你可怜,你很纯粹,可我们对你……却极度复杂。”
顿了顿,“你当明白,终有一日,可恨会占据主导。”
李青微微点头:“我明白。”
“那时,你有什么打算?”
“我想,我会做个道士吧。”李青轻描淡写的说。
“做个道士……也挺好的。”朱厚熜轻轻颔首,喟然长叹,“不恨长生吾不能,恨不能再见未来你。”
李青失笑道:“如果可以,想来你会很快意。”
“嗯,会相当快意……”朱厚熜轻声呢喃,“你这两三百年的绚烂生涯,注定要用更久的孤独来偿还,这惩罚,你是逃不掉的!”
李青没有反驳,也没有发火。
这不是诅咒,只是陈述注定会发生的结果。
这尖酸刻薄的话,实际上却透着浓浓的心疼。
“好好做事,好好心疼自己,既然长生不能,那就长寿一些吧。”李青起身做了个扩动作,哂然一笑,“你有你的使命,相信我,历史会有公断!”
朱厚熜怔然出神……
雪没再下,只有朔风呜咽,李青踩着暄软积雪,望苍茫天地……
接下来的几日,李青没再出现众人视野,可针对他的议论,却是火热。
当然了,也不是什么好话。
纵然科举的制度改动并不算巨大,也没影响到权力根本,但没人能心平气和的接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准确说,是心理不平衡。
群臣认为如此无异于在降低科举入仕的难度,虽说不参与政治,可官却是实打实的官,且享有一样的身份待遇。
话不好明说,只能拿大明财政做文章。
可以预见,一旦按照永青侯的主张改革科举制度,用不太久就会迎来一波官员飙升,别的不说,单是俸禄,长年累月下来,就是一笔大数字。
改革不花钱,可改革之后却要花许多钱。
大明的财政收支本就不健康,如今又搞这出,自然怨声载道。
沉寂许久的‘键盘侠’,再次重出江湖,一个个引经据典的骂、暗喻影射的骂,骂的朱厚熜狗血喷头。
大明皇帝就没有不挨骂的,包括被视为‘梦中情帝’的弘治都没能幸免,无非是挨骂多少的问题。
至于朱厚熜……
昔年大礼重议,经受过杨慎‘饱和式洗礼’之后,朱厚熜早就不怕丑了,骂就骂呗,不会少块肉,又不是骂爹骂娘……没什么可计较的。
在陆炳的严格封锁下,皇帝的‘昏庸’并未在京师传播开来,只在京官之中流传,对此,朱厚熜根本不在乎。
小女子使性子有三板斧——一哭,二闹,三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