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明德皇后(五)管制外戚

自此以后,太后的起居生活中,再也不见了往日的欢愉。当时,众人正准备拜谒原陵,这本该是一场庄重而肃穆的行程。然而,太后却自认因对宫廷守备管理不善,导致了这场火灾,心中怀着深深的愧疚,觉得无颜面对陵园中的先皇英灵,于是坚决不肯动身前往。

起初,在太后母亲埋葬之时,由于一些疏忽,起坟的高度略微超出了应有的规格。太后知晓此事后,当即表明了态度。其兄马廖等人听闻太后之言,深知太后秉持公正、严守礼法的决心,立即行动起来,将坟茔减削到了合适的程度,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违背。

太后这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风范,以及其家族成员对她教诲的敬畏与遵从,在宫廷内外传为佳话,为众人所敬仰和传颂。也正是因为太后的这份坚守和家族的配合,使得宫廷秩序得以维护,礼法得以尊崇,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当然,马太后自己以身作则。对于自己的娘家人,也就是所谓的外戚,有着严格的管控和约束。不想因为自己的地位,给娘家人带来不该有的享受和高度。可是,作为儿子的汉章帝,却始终不这么认为。他多次向马太后表示,要提高马家娘家人的地位和权势。每一次,都遭到了马太后的拒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一次,太后缓缓回答说:“对于此事,我已反复思考斟酌许久,一心想要使之达到两全其美的境地。难道我只是想要获得那所谓谦让的名声,而故意使皇帝受到不对外戚施恩封爵的嫌疑吗?绝无此等想法!昔日窦太后想要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之时,丞相条侯言辞坚决地指出,受汉高祖之约规定,没有军功的,不是刘氏家族不能封侯。此乃不可违背之约法。

今天我马氏家族对国家并无显着功劳,又怎么能与阴氏、郭氏这些在中兴之时立下赫赫功绩的皇后家族等同呢?常常看到那些富贵的人家,官禄爵位层层重叠,犹如再度结实的树木,看似繁茂,实则其根必受损伤。根基一旦受损,整棵树的生机便会受到威胁,家族的昌盛又岂能长久?

况且人们之所以愿意封侯,其缘由无非是想上能够奉祖宗祭祀,使其香火旺盛,下能求得温饱,保障家族的基本生活。而现在外戚家祭祀所用的乃是接受自四方贡献的珍稀佳品,衣食方面则承蒙有皇家府藏的充裕余资。如此优渥的待遇,难道还不够吗?难道就必须要得到一县之封吗?

我考虑这件事,真可谓是深思熟虑,方方面面皆已权衡清楚,不要再有任何怀疑。所谓至孝的品行,应当是以能安慰双亲为至上准则。如今国家多次遭受各种变异之灾,粮价飞涨数倍,百姓生活困苦,这使人昼夜忧虑惶恐,坐卧不安。在这种艰难的局势之下,要先去营谋给外戚封侯之事,这无疑是违背了慈母的拳拳之心呀!

我一向刚直性急,心中有想法便直言不讳。如今有胸中之气,不可不顺。若是阴阳之气调和,边境得以清静无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然后再行皇帝的志向也不迟。那时,我将口含饴糖,逗弄着小孙子,安享晚年,再不能也不愿去关心这纷繁复杂的国政了。”

对于外戚,明德皇后有着自己的考量。在她众多的外戚里,但凡有具备谦虚、朴素且仁义之良好品行的人,她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真诚而温暖的好言称赞。不仅如此,还会慷慨地赏赐大量的财物,甚至赐予能够彰显荣耀与地位的官位。

比如说,某位外戚平日里生活节俭,对待他人友善且富有同情心,在处理事务时总是秉持公正与仁义,她便会当着众人的面,对其进行热情洋溢的表扬,还会送上丰厚的财宝和能够提升其家族声望的官职。

然而,要是有外戚出现哪怕是细微的差错,她首先会瞬间收起笑容,板起面孔,展现出极其严峻的神色。那表情严肃得让人不寒而栗,仿佛能将人一眼看穿。随后,她会条理清晰、言辞犀利地加以谴责,指出错误的根源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让犯错的外戚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从而心生愧疚并决心改正。

在太后的众多亲戚当中,对于那些行事乖张、毫无规矩可言的人,太后可是丝毫不留情面。尤其是那些仗着自己的身份,整日乘坐着豪华无比的车辆招摇过市,身上穿着极其华贵的服饰却肆意践踏法度的亲戚,太后一旦知晓,必然会雷霆震怒。

太后会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直接断绝他们与家族的属籍关系,让他们从此失去了依靠家族荣耀所带来的种种特权和庇护。并且,会毫不手软地将他们遣返回乡下,责令他们以种田为生,去亲身感受劳作的艰辛,反思自己曾经的荒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