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底盘?集成了动力,电池和控制总成底盘?”科克尔大声惊呼道。
这特么啥都有了,直接开发一套车机系统,套个壳,一台车不就完成了?
造车在华夏可以变得这么简单?
“没错,这正是我们正在开发中的电池一体化底盘,未来会面向更多的车企开放,简单点说就是我们把电池车身这方面全部集成好,其他的零部件你们水果可以自由在华夏市场选配,也可以根据你们的要求进行定制化服务。”
“我想这可以帮助库克下定决心吧?”
科克尔想了一下,还是摇摇头,“公司对于汽车的一些技术储备我们是有的,汽车部门也是在我们内部存在着,无法让董事会下定决心造车的主要原因不是技术,也不会产业链。”
“而是利润!”
“特斯拉在霉国售价为4.5万美金,这个售价我们根据他们的成本也做过调研,其毛利率才19%,净利润不到7%。”
“霉国没有足够的产业链,成本会高很多,可能在华夏他们的利润会更高一些。”
“但这种利润率对于我们水果来说,实在是太低了,董事会的心理预期是净利润不能低于15%,不然这个项目就没有投入的必要。”
卢伟奇撇撇嘴,果子就是死要钱,红星汽车的毛利才18%,产线全部铺开也到不了20%,水果却要求净利润15%以上,真的是不知所谓。
“而且北美那边对于AIEV的需求并不像华夏这么旺盛,可能董事们也考虑到这点,销量不足以带来更高的利润,如果要进入华夏或者其他市场,那势必要卷入你们的价格战损失利润,这是董事不愿意看到的。”
说了一大堆,其实核心思想就一个,不挣钱!
科克尔掰着手指头继续算,什么在北美建工厂投资,人工成本,都是和华夏不同的。
毕竟在华夏这里,光人力成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某些企业甚至敢不给工人开工资!
怎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