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带领着侦察班的将士们,像幽灵一般穿梭在壶关县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他们时而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观察着鬼子的巡逻队;时而悄悄潜入百姓家中,从乡亲们那里获取珍贵的情报。
在行动中,每一位战士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有的战士凭借着出色的伪装技巧,化身成普通的农民,混入集市,从鬼子和伪军不经意间的交谈中捕捉关键信息;有的战士则利用黑夜的掩护,爬上屋顶,观察小鬼子军营的布局和哨兵的换岗规律。
陈振华自己更是身先士卒,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接近鬼子的据点。有一次,他差点被鬼子的巡逻队发现,但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对地形的熟悉,成功躲进了一处隐蔽的地窖,化险为夷。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陈振华和侦察班的同志们终于将整个壶关县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这里的小鬼子驻军人数不到 150 人,不过却有 200 名的伪军存在。
那些小鬼子在壶关县的据点里,过着看似规律实则混乱无序的生活。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他们就被刺耳的哨声唤醒,睡眼惺忪地开始进行所谓的操练。
步伐凌乱,口号声也有气无力,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操练结束后,小鬼子们便如饿狼般冲向食堂,争抢着食物,就餐时毫无纪律可言,大声喧哗,相互推搡。
酒足饭饱后,他们就聚在一起,肆意挥霍着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物资。有的躺在椅子上,悠然地抽着烟,吞云吐雾;有的则摆弄着从百姓家里抢来的古玩,却丝毫不懂其价值。
晚上,他们躺在硬板床上,听着外面的风声,常常被噩梦惊醒。思乡的情绪在心头萦绕,让他们的脾气愈发暴躁。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甚至相互谩骂。
而伪军们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他们在小鬼子面前,总是卑躬屈膝,点头哈腰,一副奴颜婢膝的模样,每天小心翼翼地跟在小鬼子身后,执行着那些欺压百姓的任务。
在小鬼子的指挥所里,伪军们站在一旁,不敢出声,稍有不慎就会招来小鬼子的打骂。
回到自己的住处,他们则唉声叹气,抱怨自己的处境。私下里,他们也会悄悄地议论小鬼子的蛮横与残暴,对小鬼子的命令敢怒不敢言。
伪军们吃的食物远远比不上小鬼子,经常是一些残羹剩饭。他们穿着破旧的军装,松松垮垮,毫无军人的风采。
晚上睡觉也只能挤在简陋的大通铺上,翻个身都困难。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为了那一点微薄的利益,依旧选择为虎作伥,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尊严。但每当夜深人静,他们内心的不安和愧疚也会悄然蔓延。
尽管陈振华相信,凭借自己和侦察班同志的出色身手,悄无声息地暗杀,完全有能力将这些小鬼子全部消灭。
然而,他并没有选择这样做。因为这是交给丁伟所带领的独立二团的战斗目标。陈振华深知,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的战役,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英勇。
他之所以这一次将整个晋东南的每个县城进攻任务交给不同的团队来执行,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各团攻取县城的经验。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将士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高作战能力,以便在未来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地应对各种战斗局面,夺取全国每一个县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