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批为弗格森建功立业的年轻人,是为红魔夺得足总杯冠军,拯救弗格森帅位的明日之星。他们比李-夏普、吉格斯等更早出道,也更早赢得声誉。红魔获得第一个足总杯冠军时,是红魔青训李-马丁打进的制胜球。而在弗格森帅位最危急的时刻,是另外一个青训球员罗宾斯的进球击败了森林队,挽救了他的执教机会。这些年轻人在弗格森执教下脱颖而出,深得红魔球迷赞赏。
这一批球员站上了英甲联赛的舞台,凭借着足总杯冠军而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但可惜的是他们最终并没有太多人能够坚持下来,能够在弗格森麾下创造辉煌。
弗格森说:“我对那些年轻人印象深刻,我非常欣赏李-马丁,如果没有伤病的话他将是我左后卫的首选。李-马丁作为会有非常辉煌的职业生涯,必定是红魔的超级英雄。如果没有那次重伤,托尼-吉尔也会成长为一个非常出色的球员。还有马克-罗宾斯,他是一个很棒的终结者,速度和灵活性都非常好,能够打进各种不可思议的进球。也许某些方面的欠缺会限制他更进一步,但他作为最后的得分手非常棒,为我们进了很多重要的进球。”
弗格森在三个方面展开青训工作,一是用人,李-马丁和罗宾斯这些球员在他来之前已经是青年队的佼佼者,弗格森积极地提拔他们成为主力,第二是引进适合的年轻人例如李-夏普、麦奥拉纳这些20岁左右的青年才俊;第三则是招募梯队的孩子,耐心等待新招募的孩子们成长。
弗格森特别要求要重点关注本地孩子,但也不拒绝外地人的加入。内维尔兄弟、斯科尔斯、巴特相继被引进红魔梯队,住在大曼彻斯特区的吉格斯,远在伦敦的贝克汉姆,还有萨维奇,吉莱斯皮都被挖了过来。当时吉格斯和贝克汉姆面试过曼城与热刺,弗格森差一点就失去了这两个未来的传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弗格森打破了成年队与青年队之间的隔阂,要求红魔一线队的球员在训练中拆分与青年队球员对练,在预备队比赛里则要求成年队和青年队拆分组队进行。他同时要求青训队定期使用一线队的训练场地,按照一线队的标准来进行训练。不仅如此,弗格森要求更多设施与服务向青训营倾斜,打破只关注一线队的常规。
这对于红魔青训营来说意义非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李马丁,李-夏普他们进步神速,更新一代的年轻人的成长也是一日千里。很快红魔青年队就在英格兰青年足总杯中崭露头角,然后就是这一批87或者88年入营的少年们跳级进入更大年龄段的梯队里。瑞恩-吉格斯是当时最耀眼夺目的新星,他的训练甚至会让记者和球迷兴奋。而哈里森带着加里内维尔、贝克汉姆等在老特拉福德作适应性训练时,各大媒体记者也都感到惊讶。
弗格森要求在训练中达到高标准,有时候他也会专门组织内部的混编比赛。红魔一线主力作为老大哥,在训练中展现的高水平极大地刺激了小球员们。正是得益于弗格森的有效措施,最早的这一批年轻球员成为了充满希望的新星。那时候的李-马丁有速度有力量,反应敏锐,位置意识也很出色,多次在左边路突破对手防线,是那时候红魔边路后卫的一个耀眼的新秀。在休斯和麦克莱尔被对手牢牢缠住的时候,弗格森就需要罗宾斯发挥奇兵优势。而在那两年的很多关键比赛里,罗宾斯作为奇兵也不负所望,替补出场之后屡次打进制胜球。
这批年轻球员一度也在媒体那里赢得了“红色青年军”的称号,很多红魔系的记者非常期待弗格森能够复刻巴斯比的奇迹,带领一支由青训球员为主体的新锐之师重新崛起。这些球员给红魔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但他们还是受到实力所限,没有能够进一步帮助球队提高成绩,很难达到争夺联赛冠军的目标。
在第一批新星闪耀的影响之下,红魔的梯队更加努力。加里、贝克汉姆一直都是默默的加练派,斯科尔斯和巴特也同样如此。贝克汉姆是最刻苦沉默的一个,他苦练自己的体能,苦练任意球技术,苦练长传,苦练力量和速度,一点都不放松。贝克汉姆当时被安排踢中场,他在日常训练之余不断琢磨任意球,不断尝试射门。这个来自伦敦的孩子熬过了孤独,每天训练之后都拉上加里一起加练。贝克汉姆给自己的任务很恐怖,每天任意球都要打中球门上画好的所有格子,每个格子打中20次以上。也就是说加练的任意球起码要踢200次以上。算上他当时还不够好的命中率,这个训练次数可以直接加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