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知青嫁到农村里,过的日子,不知道大河新村有多少人都在张望这知青嫁到村里的生活,看到他们双方的日子过得鸡飞狗跳的,不知道有什么人家在庆幸在幸灾乐祸,在看戏等等。
顾家自然也是知道了知青下乡之后的事情,顾母一开始是真的想过给老三顾深找一个知青的,随着顾深在部队里当上了官,每个月黑家里寄钱回来越来越多,还当上了副营长,二十几岁的副营长,哪怕前面有一个副字,也比很多家庭里的孩子有出息的多。
顾母的眼光就越来越高,这附近村里的适龄少女,顾母都开始打听起来,这一打听,顾母是真的没有几个满意的,也不是顾母眼光高,而是很多人不仅仅要看对方的个人情况,家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
不要跟顾母说什么,哎呀,人家两个小年轻的相爱就行了,只要他们愿意结婚就好了,只要他们把日子过好,就比很多家庭好这种话,到了顾母这个年纪。
看的事情跟人都不知道有多少了,你可能说一些文化跟科学这一类的,顾母不知道,但是生活的常识跟遇到的人,还是顾母比较知道的,这是很多年龄大的人的优势。
她们心中有着你没有的智慧,你可能会觉得这些没有用,但是不排除有时候还是有用的,顾母是不太相信说什么那些女孩外面的名声的。
这外面的名声都是外人在说,而且他们很多时候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反正就是跟着别人在传,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说的会对人家当事人有什么影响,反正就是也跟着说了。
你跟她说道理,“我不知道啊!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我也不知道会有怎么严重的影响,我也不是故意的,等等的言论。”
在这个很多条例不严明的年代,你能做的只能说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克制自己了,所以在后世流传了一句话“每一条你以为奇葩的规定,背后可能都有着血一般的教训。”
顾母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她就是不相信村里流言的那种,说谁家姑娘好,谁家姑娘不好的,这谁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他们见过那个姑娘好的点跟不好的点了吗?
还有就是这些难免不排除就是人家家里传出来的,而且传出的第一个人你也不知道是谁,所以说啊,很多事情啊,哪怕是自己亲耳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你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你怎么知道人家是不是在做戏。
你怎么就一定能保证这一切都是真的,所以说很多事情,真的是看你的脑子转的快不快了,还有就是你看待事情的角度跟想法了。
反正顾母就是这样的,哪怕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