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为五代后汉隐帝刘承佑乾佑元年(公元948年)开始铸行,公元950年国亡停铸,铸造时间仅两年半。以下是其相关介绍:
形制特点:制作精良,边廓完好,钱文四字隶书直读,形制面文制式均仿造“开元通宝”,但“元”“通”“宝”三字完全移用唐“开元通宝”钱范,唯“汉”字别体,书近行楷且有简笔。钱背多有星、月纹等记号,位置、形状各异,如通下星、左甲纹、上月、下月等,这些记号也成为区分版别的重要依据之一。
版别分类:
开元手:
平头通手借范开元通宝:除“汉”字外,其余面文能看出明显借铸。
元宝寄郭手:钱文挤压内郭,还有接缘,存世量稍少。
大字狭元手:主要看“元”字特征,足部高耸,瘦高,“元”字上横短平,右足挑,存世量稍少。
低头通手:存世量稍少。
容弱手:字体钱文较为软弱无骨,有特色,存世量较少。
小字手:存世量较少。
遒劲手:属于较少见的珍稀版别。
小通小宝手:稀见。
遒劲大字版:多出土于山西太原,可能为北汉早期铸币,文字大气豪放,据推测可能为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北汉的创立者刘崇所作。此版按“汉”字可分为连水汉、楷水汉、圆珠点汉、二草点汉、中草点汉、下草点汉、异水汉等。
历史价值:
经济方面:反映了当时后汉的经济状况和货币制度,是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经济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文化方面:其钱文风格和版式设计,体现了当时的书法艺术和铸币工艺水平,对后世的钱币铸造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星月记号等特征被后世的周元通宝等继承和发展。
历史见证: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特定产物,见证了那段动荡的历史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局势复杂的历史背景。
在市场价值方面,汉元通宝较为多见,普通品相如汉元通宝光背,属于普通品相;面星版,品相较好、美锈者;背月版中品。而一些稀见版别,如四字均为当时所书、文字粗犷有力的属于上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