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第二次反王联盟,大乾宗室第一王,余元刀指木轩阳

姜林麾下庶子一人,嫡子三子。庶长子早夭,暂时不提。

嫡长子姜文,文武兼得,有君子之风,从小,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仁德之名,尽传天下,圣人讲经堂孔大先生见了,都得夸上几句。大乾的姜文,在某些方面儿,就像是如今大宇的刘备。

而姜文,也向来是姜林心目中王世子的最好人选。于两个兄弟而言,因为年龄差了十岁左右,亦是亦兄亦父,深受爱戴。

奈何……

次子姜武,据说当年是最像姜林的一个,不仅尽得其父兵法真传,而且还师出名门,一出场,这个光环就叠的满满的。

初次小试牛刀,尽显大将之风,虽然只是几次万人以下的战役,但这几次漂漂亮亮的收尾,让所有人都对他充满了希望。

不过,这几次,对于姜武来说,也算不得是什么真实的战历,毕竟,这个规模太小了一些,而且双方手中掌握的力量也不在一个级别。他真正的初次大战,应该是接下来的吴乾之战。

吴乾之战,这算是吴白起生平意义上比较有意义的一战,虽然他此前已经是名将了,但还远远称不得是天下顶尖的名将,比起他此后在天下名将中的地位来,更是天壤之别。

而那个时候,吴动兵三十万,乾出兵五十万,那个时候大吴已经有了步入衰落期的迹象了,皇朝之内已经有反王开始兴起,不过永远没到了今日这种程度,这应该算是大乾主动出兵的一次试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双方出动的兵力虽然听起来不少,可是,只要考虑到双方的实际情况,那个时候双方可都是大一统的皇朝,吴虽然已有反王兴起,但以当时来看,只是小患。

几十万兵马听起来多,但是,就算是全扔出去固然是心疼,但还没到了伤筋动骨到什么程度的地步,更加没到了动摇国本的地步。

皇朝之间真正动真格的,那要像大武司马长风那一次,直接发兵百万以上。

那个时候的姜林,年纪已经到了五旬往上了,仗打到一半的时候,却偶感风寒,直接高烧不退,不得已只能暂时退居后方养病,将所有的兵马暂时代交副将转攻为守,等候朝廷指派新的主将人选。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大乾之内,传遍吴不畏姜林,独惧武子的传言,再加上一出场的光环,姜武这真正意义上的开山第一场大战,就直接是几十万规模之间的大战。

当然,或许是因为,当年作为吴军主将的吴白起,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将。换成了今日的吴白起,谁敢来这种操作?

此战,吴白起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拉长敌方战线,进而分割包围、切断乾军粮道,逼迫粮草有限的姜武急于求胜。

那个时候的姜武,已经是骑虎难下,只能求胜,被切断了粮道之后,他当时的战线长度,军中的那点粮草根本不支持他撤回去。

不得已,只能够以破釜沉舟的勇气,行最后一搏。那个时候的姜武,其实已经输了。只不过,当时初出茅庐,光环压身的他,不愿意承认罢了。

姜武带领兵马总计发动了一十三次猛攻,绝境之中,仍然给吴白起造成了十万左右的伤亡,但是,终究是没有死中求生,而这一十三次的猛攻,也耗尽了乾军的最后的锐气与战力。

而反,吴白起又行连环计,将已经决定的乾军引入他一开始就为乾军选好的墓地,一场大水下来,几十万的乾军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下万余人被敌方所擒,尸体令江河为之断流。

而姜武本人,却幸运地在大水之中抓住了一块枯木,留得了一命,最终被吴白起所俘虏。

此后,姜文代皇子为质,欲与大吴和谈,而其要求,就是放回其弟姜武以及大乾将士。

大吴本来不想在这个时候和谈,可是也就在这个时候,大吴发生了一场动摇国本的大变。

在传说之中,吴白起在一十三次猛攻之后,那个时候的乾军已经到了绝路,面对彻底断粮的他们,吴白起本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却最终犯下了滔天杀戮,有伤天和,也正是因为如此,一场瘟疫席卷了大吴。

此一战,大吴本应该大获全胜,但却因为这场瘟疫而元气大伤。当然,大乾这个时候也不敢发起反击,瘟疫这个东西可不分人的,谁都不敢染上。

而且,大乾边地,也爆发了小范围的瘟疫。

大吴这个时候深陷瘟疫之苦,自然乐得和大乾和谈,而姜文的价值,远在一个如今已经被天下人嘲讽为纸上谈兵的姜武之上,自然乐的放了一个姜武以及万余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