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贾珩:最后一块儿改朝换代的拼图……

……

时光匆匆,岁月如歌,转眼之间就到了大汉乾德元年的三月初,今日正是恩科考试举行的日子。

前来奔赴恩科的在京举子,大约三四千人先行考试,而后在半个月中,礼部陆续安排考取明工、明算、明经的秀才、举子参加考试。

因为不像进士科,有完备的秀才,举人,贡士等一系列考级。

而明工、明算、明经诸科的考试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所以乾德元年的恩科考试,在京士子凡是有意报考明经、明工、明算诸科者,皆不限举人,秀才,仍不限再考进士。

其中有一些年轻举子,自然是不耻这等非两榜进士出身的“歪门邪道”,但也有一些屡试不第的举子,尤其一些年老的,见多了另外一条门路,自然也就动了心思。

或者说,朝廷给的说法倒是无比诱人,以后仍然不限报考进士科。

这不就是多一条路?

而神京城中,大多数举子皆是如此作想。

自从凤鸣三问之后,在京举子起码在表面上不再排斥新学,或者说,此刻的新学还在萌芽状态,还未动摇儒学的地位,更多是对儒学的补充和渗透。

也没有喊出什么“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总理事务衙门,官厅——

这座轩峻、威严的衙门就选址在安顺门左近,前后几重进的宅院,高屋大宅,雕梁画栋。

贾珩在这一刻,身穿黑红缎面的蟒服,落座在一方漆木书案后,开始办起公来。

此刻,漆木几案之上,分明摞着一沓各地递送而来的奏报疏册,而六部百司的官员也都排着队在总理事务衙门进进出出,面上多见神色匆匆。

这会儿,一个锦衣府卫校尉快步进入官厅,抱拳说道:“都督,江南急报。”

贾珩闻言,面容微动,斜飞入鬓的剑眉之下,粲然如虹的目光闪烁了下,道:“拿过来。”

那锦衣府卫面色恭谨,行至近前,将手中的笺纸递将而去,刚毅、沉静的面容上,现出一抹思索之色。

范仪压低了声音,问道:“王爷,这……”

贾珩将手中的笺纸递将过去,面色如霜薄覆,冷声道:“江南这些人对朝廷大政不满,于聚会宴饮之时,多生怨谤之言,而且最近拉帮结派,不知何为。”

范仪眉头挑了挑,眸光灼灼而视,将手中的笺纸卷起,提醒道:“卫王,只怕彼灯已经开始有实质动作了。”

彼等皇亲国戚已经准备酝酿叛乱,或者说匡扶汉室,攘除奸凶。

贾珩道:“不管如何,先让锦衣府的探事盯着,我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

范仪点了点头,听命应是。

不过,江南纵然叛乱,对于朝廷而言,这极容易平定,以地方对抗中枢,历来鲜少成功。

贾珩脸上现出思索之色,眸光闪烁不定,沉声说道:“这需要给他们机会。”

范仪闻听此言,浓眉之下,眼眸一亮,问道:“王爷的意思是引蛇出洞?”

贾珩点了点头,道:“唯有如此,才能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同时腾出空位,拉拢向我们靠拢的人。”

如果说巴蜀和神京是清洗朝堂和地方的势力的两块儿比较大的改朝换代拼图,那么江南就是最后一块儿改朝换代的拼图。

否则,他在神京谋朝篡位,登基践祚,信不信,江南士绅能在南京临时拉起一个小朝廷?

任何谋朝篡位,都要先行清洗前朝势力,没有任何例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政潮动荡来巩固自身权位,最终达到上下皆是一党的布局。

贾珩吩咐说道:“来人,去取笔墨和纸张来,我要书信一封。”

想要钓出江南士绅,需要给江南士绅兵权,那么就需要叶家的配合,诱惑江南士绅出动。

但凡有异动,就可在江南兴起大狱,掀起腥风血雨。

贾珩提起毛笔,在宣纸上书写而毕,递给一旁垂手侍奉的锦衣校尉,道:“将这书信蜡封,装入机要匣子,另着人以快马六百里加急,递送至江南的叶家。”

那锦衣校尉闻听此言,旋即,领了书信,拱手告退。

贾珩起得身来,快步来到后堂书房,进入其间,落座下来。

范仪也随之起身,看向贾珩,担忧问道:“王爷,江南方面,如果士绅和宗室诸藩串通起来,王爷以为应当如何应对?”

贾珩默然片刻,道:“我要的这个局面,如果江南的致仕士绅与宗亲藩王谋篡,正好兴起大狱,将彼等彻底剿灭一空。”

范仪诧异问道:“王爷先前不是说宜静不宜动。”

贾珩道:“更进一步不能操之急切,需要慢慢剪除反对之人,培植党羽,以图后进,其他的当动则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范仪面上若有所思。

贾珩目光闪烁了下,朗声说道:“辅政卫汉的旗帜还不能丢,这是聚拢天下人心的旗帜。”

范仪点了点头,赞同说道:“王爷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