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宋

灵将之说 媱与雅 3270 字 4个月前

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贸然进行北伐,结果很快就遭到了失败,北伐的失败让韩侂胄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政敌史弥远借此与主和派和韩的反对派集结成联盟,而金人又以杀韩侂胄作为和谈条件之一。

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三日,史弥远等伪造密旨,将韩侂胄杀死,从此之后开始了史弥远专政时期,史弥远与杨皇后勾结,大权独揽。

宋宁宗本有八子,但都夭折了,于是他立沂王的儿子赵竑为太子。

而赵竑对史弥远的专政非常不满,因此史弥远废赵竑太子之位,改立赵昀为皇位继承人。

嘉定十七年(1224年)闰八月三日,宋宁宗去世,赵昀接替即位,是为宋理宗,但是,史弥远继续其的专政,而宋理宗也奉行韬光养晦的策略。

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去世,宋理宗终于摆脱了史弥远的阴影,次年,宋理宗改元端平,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理宗将史弥远旧党尽数罢斥,朝政一度得到了改观。

同时在北方,金朝正面临蒙古的步步紧逼,面临亡国,朝中的对外政策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联蒙抗金;另一派认为应该铭记唇亡齿寒之道理,以及海上之盟的教训,援助金朝,让金成为宋的藩屏。

绍定五年(1232年)十二月,蒙古遣使来商议宋蒙合作夹击金朝,当朝大臣大多赞同,只有赵范反对,宋理宗答应了蒙古的要求,蒙古也允诺灭金之后将河南还给宋朝,但是这只是口头协定,没有留下书面协定,因此埋下了后患。

金哀宗得知后,也派使节来宋朝陈述厉害,希望联合抗蒙,但被宋理宗拒绝,宋理宗任命史嵩之主管灭金事宜。

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宋军攻克邓州,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五月,蔡州被攻克,金哀宗自缢,金朝灭亡,宋将孟珙将金哀宗遗骨带回临安,宋理宗将金哀宗遗骨供奉于太庙,以告慰徽、钦二宗在天之灵。

金朝灭亡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理宗意图据关、守河、收复三京,光复中原,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理宗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下诏出兵河南。

六月十二日,全子才收复南京。

七月五日,宋军进驻开封,但由于粮草不济,贻误战机,宋军进攻洛阳时被蒙军伏击,损失惨重,各路宋军全线败退。

端平入洛宣告失败,宋在此役中损失惨重,大量精兵与物资付诸流水,也为之后蒙古侵宋提供借口。

端平入洛之后,宋理宗怠于政事,沉迷于声色犬马,朝政大坏。

宋理宗两子早夭,因此最后理宗择其弟赵与芮之子赵禥为皇储,由于赵禥其母曾在怀孕期间服用过堕胎药,因此赵禥先天不足,景定元年(1260年)六月,理宗下诏立赵禥为太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景定五年(1264年)十二月廿六日,宋理宗去世,赵禥即位,是为宋度宗。

端平二年(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拱、孟瑛、余玠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

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战合州时,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准备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贾似道借机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

咸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建国号为元。

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九日,年仅35岁的宋度宗去世,宋度宗去世后,其长子赵显即位,为宋恭宗,当时,宋朝的统治已进入瘫痪状态。

德佑元年(1275年)春,元军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威逼建康,长江防线崩溃,朝野大震,各界都冀望贾似道能出征,结果宋军大败,贾似道被贬,在赴任途中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

同年十一月二十日,常州沦陷,元军举行大屠杀,不久平江也告沦陷,临安人心惶惶。

德佑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受降仪式,宋恭宗被俘,南宋灭亡,宋室和广大的爱国军民始终没有投降,拼命抵抗。

赵显之弟赵昰和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文天祥在陆地组织军民反抗元军侵犯,而朝臣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护送赵昰和赵昺乘船南逃,和宋室在海上漂泊,组成行朝。

景炎三年(1278年)春,小朝廷抵达雷州,四月十五日,年仅十一岁的赵昰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

在元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元军在汉人将领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全线溃败。

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张世杰率领水军余部突围而出,来到海陵山脚下,听说陆秀夫背负帝昺共同殉国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堕身入海,爱国军民纷纷投海自尽。

至此,宋朝至此宣告彻底灭亡,张弘范特于此立“张弘范灭宋于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