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不着痕迹地占汇丰的路

重生资本狂人 杰奏 1307 字 2个月前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高科技领域的乔布斯、盖茨,应该算得上最广为熟知的例子。成为亿万富翁本身就够困难的了,而他们还能造就一段传奇,性格里要是没有那种执着,可办不到,早就在财富的路上沉迷进享乐不能自拔了。

经过高弦的细心观察,桑福德·威尔也属于这类狠人,无愧“老剧本”里几经沉浮后,还能搞出新花旗银行的华尔街传奇人物。

现在,桑福德·威尔准备重头再来,高弦便打算顺便让他帮自己挤占一下别人的路。

为此,高益特意举办了一个小型私人聚会,以便把一些人脉撮合到一起,比如米国副总统老布殊的三儿子尼尔·布殊。

就在不久之前,尼尔·布殊还在丹佛西尔瓦多储蓄和贷款银行,悠哉游哉地担任董事,但突然惹上了大麻烦,幸好得到高弦暗中出手帮忙,才从那个泥潭里跳了出来。

这个麻烦大得连老布殊都有点焦头烂额,前因后果还是有必要简单理一下,因为这个大背景还会用得上。

丹佛西尔瓦多储蓄和贷款银行属于一种专门的储蓄和贷款银行类型,也被称为互助储蓄银行,起源于大萧条发生的一九三零年代,根据一九三二年通过的《联邦住房贷款银行法》成立,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游离在华尔街之外的全美各地中小型银行,向社会提供长期的房地产抵押贷款。

不难理解,储蓄和贷款银行这套机制,就是为了稳住被大萧条空前经济危机逼得要走投无路的社会大众,所以监管方面相当严格,储蓄和贷款银行经营非常保守稳健,概括起来就是所谓的“三六三模式”,即储蓄和贷款银行向储户支付百分之三的利息,向房贷借贷者收取百分之六的利息,每个工作日的下午三点下班。

这种清心寡欲的经营方式,到了一九七零年代末、一九八零年代初,搞不下去了,因为通货膨胀等等的原因,储蓄和贷款银行向储户支付百分之三的利息,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

为了保住储蓄和贷款银行的存款,当时的卡特总统在一九八零年三月通过了一个不完善的法案,准许储蓄和贷款银行提高存款利息。

于是乎,全美各地几百家储蓄和贷款银行,为了争夺储户,不断提高存款利息,最高的时候达到了百分之十八。

为什么说卡特总统的这个法案不完善呢,因为储蓄和贷款银行们比以前支付了更高的利息,但储蓄和贷款银行们之前已经放出的大批贷款,还是收取百分之六的利息,而储蓄和贷款银行们的收益方式,还被严格监管着,只能涉足住房贷款,以至于收支不平衡的问题迅速出现,而且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