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军衔上也有个“Y”,战士军衔直接是“Y”,也不分列兵、一等兵或下士、中士,看上去怪怪的……
少校从来没见过姚立荣和小陈这样的预备役官兵,想想又笑道:“同志,你们的头盔有点意思,乍一看有点像驻港部队,我刚才真以为驻港部队也来抗洪呢。”
姚立荣知道他们已经来了三四天,一来就投入战斗。
小主,
现在是群众守堤巡堤,他们负责抢险。
最危险的地方让他们上,最累最脏的活儿让他们干。
挖沙土装沙袋,背沙袋、垒沙袋,或在大堤下钉木桩子,防止大堤后移,既累又非常危险。即便是水性很好,可大堤一旦垮塌,也毫无逃生希望。
他们刚才取土运土,浑身是泥,里外全湿透了,乍一看像一个个泥猴。他们的体力消耗也非常大,有几个战士都靠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上睡着了。
姚立荣很清楚眼前这位少校疲劳到极点,不敢相信他居然有精神和心情开玩笑,深受感染,半开玩笑地说:“少校同志,我们就是驻港部队。”
“什么驻港部队,别吹牛了,你们明明是预备役。”
“我不是吹牛,我们也确实是预备役部队。我们是陵海预备役营,我们营驻地在江南省陵海市的陵海港,离我们营区不远还有一条路就叫香港路。驻扎在港区,紧挨着香港路,不就是驻港部队吗?”
“哈哈哈哈,有点意思。”
少校被逗乐了,接过姚立荣递上的香烟,笑道:“我说听口音你们不像本地人呢,原来是从江南来的,是江南省的预备役部队。兄弟贵姓,你们也是来抗洪的?”
“免贵姓姚,我叫姚立荣,我们不只是来抗洪的,也是来协助你们抗洪的。”
“协助我们?”
“嗯,你们不是404师吗,上级让我们来向你们报到。”
少校顾不上点烟了,将信将疑地问:“兄弟,你们是从滨江来的?你们就是命令上说的那个滨江防汛抢险营?”
这是陵海与滨江的恩怨,席工不好参与,站在边上笑而不语。
姚立荣笑问道:“你知道我们?”
“昨天晚上听我们团长说过,可命令上说的是滨江防汛抢险营,不是你们陵海预备役营。而且命令是昨天傍晚下的,你们就算接到命令就从江南省出发也没这么快。”
“滨江防汛抢险营就是我们陵海预备役营。”
葛局长昨晚打电话交代过,今天一大早又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
作为陵海水利局的干部,姚立荣认为葛局长的话非常有道理,耐心地解释道:“同志,听上去可能有点绕,但其实很简单。就像你们部队,正式番号是105军404师,同时也是105空降军404新兵教导师。”
少校军官似懂非懂地问:“陵海预备役营是正式番号,滨江防汛抢险营只是部队性质?”
“差不多。”姚立荣笑了笑,趁热打铁地说:“兄弟,你是现役军官,你们是正规军,这方面你比我们懂。你听说过有哪个预备役营叫防汛抢险营吗,肯定没有!”
“还真是,一般都是用地名命名的。”
“所以我们的正式番号是江南陆军预备役师陵海预备役营。”
“那团呢?”
“加上团那就太绕了,江南陆军预备役师滨江预备役团陵海预备役营,好几个预备役,如果这么说,光介绍单位名称就要介绍半天。”姚立荣掏出预备役军官证,递上去笑道:“看看,这是我的证件。”
少校军官接过证件,打开看了看里面的照片和职务,见姚立荣居然是高级工程师,顿时肃然起敬。
“上级怎么搞的,下命令应用正式番号。”
“可能太急了,其实用滨江防汛抢险营也没错,因为我们陵海预备役营本来就是在江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要求下组建的防汛抢险机动突击营。江南省沿江几个地级市都要组建,一个地级市组建一个,我们陵海预备役营就是其中之一。”
“陵海属于滨江?”
“滨江是地级市,我们陵海是县级市。”
“明白了,原来是滨江军分区和滨江预备役团把防汛抢险任务交给了你们营,于是你们就成了滨江防汛抢险营。”
“就是这个意思,跟别人说这些别人真不一定懂,也只有你这样的现役军官懂。”
“姚工,我姓李,叫李守松,你们是不是来报到的?”
“是,我们是先头部队,我们这段时间正好在附近协助长江防指测报水情,你们刚来没几天,我们都已经来一个多月了。昨天接到上级命令,上级让我们先来找你们报到。”
“我说你们怎么来这么快呢,姚工,跟我们一起走吧,我们‘团部’离这儿不远。”
“上级命令我们接受404师领导。”
“师部不在这儿,师部离这儿远着呢,师里通知过我们团,说你们要来,让你们配合我们。”
“你们是几团?”
“132团。”
……
众人跟着解放军官兵来到132团驻地,随着李守松营长一声吆喝,顿时引起一阵哄动。正在几个旧仓库里休息的官兵,纷纷跑出来看即将配合他们抗洪的“驻港部队”。
团长姓彭,叫彭建东,他正为会有一个预备役营来配合头疼,没想到预备役营的先头人员居然找上了门。
姚立荣先自报家门,再介绍席工和徐工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