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延寿教入淮扬道

可代价是什么呢?

官府的威望和影响力不知不觉中下降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冕州人觉得有事找延寿教能办事,就算找官府也是被已经懒习惯的官员推给延寿教办。说严重些,要是官府敢把税包给延寿教,延寿教都敢帮官府把收税的事情都给你办好,到时候官府在平民百姓的生活中更会微弱到几乎隐身。

延寿教当然承担了很多责任每天拼命做事忙忙碌碌的,但收获却是不断扩大的影响力,连原本应该最接近乡村百姓,控制乡村百姓的乡绅都逐渐被削弱,只能在延寿教的悄然侵蚀中放弃乡村中的权力,转而追求起收入更高,利润上限也比种田更高的商贸中去。

荆襄道以为延寿教要养2万民兵会很难,却不知道周宇已经定下了扩军计划。安右道暂且不论,安江道、淮扬道和荆襄道三省都替延寿教支撑起了4万5千的民兵预备役。

小主,

给延寿教半年的时间就能招齐民兵,对他们进行半年的训练就能成为初级的教兵预备役,随时可以转正。如果要再训练地精锐一些可以再执行一年的专项训练,让他们的体质更好,各种战技也丰富起来,届时就是合格的教兵预备役了,可以随时补充入教兵的队伍。

加上安右道转入护教者的民兵,延寿教的预备役总数将在5万人。他们半劳动半服役,执行的劳动都是比较轻的劳动,却有每日三餐饱食。周宇再给他们之中的优秀者送上月钱奖励,来鼓励民兵们踊跃加入延寿教成为教徒,磨炼自己的身体和战技。

尽管看起来是个颇为庞大的计划,但民兵仍只是周宇计划中的冰山一角。他目前最关注的其实是彭秋东入淮扬道之后,延寿教也跟在彭秋东身后入淮扬道的事情。

陆路把人和物资运过去要经过韦州,就在首情城里韩振海的眼皮底下,当然不能这么走。但海上运输却没有这种顾虑,将人和物资通过海运送到淮扬道,彭秋东一样高兴。

彭秋东在失去安右道之后当然有些不满,可是皇帝陛下认为他是个能臣,就应该哪里需要哪里搬。淮扬道被汤国辅弄成那样就该彭秋东来“收拾”。彭秋东能说什么呢,只能服从。

可是不满却是不会消失的。特别是他在淮扬道看了一圈之后发现这里根本没办法和延寿教比——基础设施落后就不说了,街上脏乱差,还到处都是乞丐。

原本彭秋东还想把这些乞丐劝到安右道去投靠延寿教,结果一问这些看起来像乞丐的人竟然是本地农夫,他们因为还有田地所以舍不得离开。但是经过汤国辅下令盘剥之后,胥吏层层加码,将他们夏收秋收的粮全都“抢”尽了。

他们家里就算有粮也是藏得严严实实的,准备留到最艰难的时刻再吃,乞讨只是他们一天只吃一顿饭之外的额外“收入”,虽然很难讨到吃的,但是如今商路再开总会有商队经过,从那些经过的商队手里讨到一点吃的东西或者一两文钱就成了他们的期盼。

彭秋东怎么也想不到淮扬道竟然已经将有自己田地的农夫逼得出来乞讨。而他到任之后,却得到了当地官吏、地主、权贵们的争相孝敬,人人向他示好,光是大把大把送钱的都有几十人。

无他,安右道蒸蒸日上的模样让彭秋东这个观察使获得了巨大的名气,能臣的招牌闪闪发亮。淮扬道的上层阶级哪里会不欢迎他,争先恐后地讨好他,形成风潮之后后送的人又害怕自己送得少了,只敢送得更多。

淮扬道官吏、富人、权贵们的重礼对比只能当乞丐的农夫,让彭秋东对淮扬道的现状十分失望。

眼下他真的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除了因为有一个能臣的招牌而可以指挥得动淮扬道的官吏之外,他真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恢复淮扬道的元气。

其实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彭秋东哪里不知道直接把淮扬道的官吏、富户、权贵打一遍秋风,然后把打秋风来的钱通过各种方式反馈到民间,刺激底层民众的生产积极性,让他们不至于连吃都吃不饱,连最基本的劳动都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