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查漏补缺

可是在这里不行,都盯着咱们呢。”

李如松的考虑,李成梁其实早就想过。

不过让出黔西,那云南就无险可守。

没到山势险阻,如何限制缅军四处出击。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在黔西和缅军交战。

听到李成梁这么说,李如松自然不好再说什么。

他是想把战场简单化,可形势不允许,又有什么办法。

可能有人会说,云南是滇,贵州才是黔。

可实际上在明朝时期,云南的称呼既有“滇”也有“黔”,这种称呼的多样性反映了云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征。

具体来说,云南的简称“滇”来源于其历史上的滇国。

而“黔”则是因为在朱元璋的认知和设定中,“黔”字就是云南的代称。

这种称呼的变化和使用,既体现了历史上的行政划分和地理认知,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对云南地区的不同理解和称呼。

因为朱元璋是这么认为,所以大明的各种典籍,都把云南称为“黔”。

从世镇云南的沐家就被封为黔国公,其实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明朝,云南被简称为“滇”,这个简称源于其历史上的滇国,但大多出现在地方文书上,而朝廷那边是不会这么用的。

李成梁一家初来乍到,自然也习惯用朝廷文书里的称呼,所以他们口中的黔西可不是贵州西部,而是云南西部地区。

“这几天你多注意下京城的消息,让老二老四去孟定,多少还是有些冒险的。”

在知道缅甸已经攻占孟养后,李成梁就坐不住了,来不及等京城的消息,就派兵秘密进驻孟定府。

同时为了保密,还让李如柏派兵封锁孟定府边界,就是放着耿马土司投敌叛国,把明军进入孟定府,意图绕道木邦的消息泄露出去。

毕竟,这么多兵马进驻,要封锁消息其实很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算是李成梁亲自带兵,也没有把握把消息瞒下来。

这段时间,随着三省兵马陆续抵达,李成梁开始排兵布阵,安排部队驻防,命令都是让李如松去传达。

可以说,明军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军事准备,就等着缅军打过来。

不过,京城的回信一直没有到,这就成了李成梁的心病。

眼下是好此办法做的准备,若是京城不同意,那就还得重新调整。

但是,孟养已经被攻破,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现在的保山城里,只剩下李成梁和罗汝芳,罗汝芳是永昌分守巡按,现在就在负责明军的后勤军需,而原本云南总兵官沐昌祚已经被派出去巡视云南各府各卫所。

“爹,老二和老四都精的很,离开的时候我都嘱咐过了,不会有事儿的。”

李如松只能这么说了句。

“这些天我翻看了云南所有记录,怪不得缅甸那帮小崽子胆子是越来越大,也难怪朝廷要我过来一举灭了他们,之前朝廷的政策实在是失误太多了。”

李成梁叹气道。

“嘿嘿,朝廷不失策,朝廷也不会派爹你来这里建功立业。”

李如松对老爹的话却是不以为意,反而乐呵呵说道。

“主要还是云南远在遐陬,兴师动众势必影响很大,所需支出超出常规。

英宗时老将王骥征麓川,前后花费十多年,师老财匮,转饷半个天下,这个教训才是令朝廷不会轻易发布军事命令的原因。

这次出手,也是魏阁老预先备下云南及西南各省最近两年的赋役,就算如此,还要从周边各省调集钱粮支应才能展开。

之前,我们还漏算了一个事儿,那就是朝廷钱粮支应不是,会不会催促为父速战。”

不事到临头,往往会忽略掉很多东西。

这也是最近李成梁主要在做的谁人,查缺补漏。

虽还未开战,但钱粮已经如流水般花出去了。

主要还是西南此次调集的兵马有些多,达到十余万人。

“在这里,天南地远,地形复杂多险,我们熟悉的远程奔袭切断敌军粮道、退路的战法,怕是很难实行。”

李成梁淡淡开口,把最近他想到的话都和自己儿子说了下,临了又猛然想起什么,开口快速说道:“你还要从云南本地军卒中挑选那些野外经验丰富的,分派到各营去。

这边林子,和我们在辽东,还有贵州、广西遇到的不一样。

这边林子里毒虫更多,要各营都做好防护,不要出现大面积水土不服才好。”

昨天收到过老三李如桢的书信抱怨,说这边毒虫厉害,他被咬后差点丢了半条命。

幸好找到当地人配了草药擦拭才解决,翻看之前的记载,王骥征麓川时也有类似情况,一些军营近半士卒因为水土不服不能参战。

“找罗御史联系商队,缅甸那边的向导现在就要找好。”

说到这里,李成梁看着李如松说道:“这两件事儿马上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