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牛将军还是姑娘呢,还是牛将军厉害。”两个男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抬杠。
围观众人听热闹,偶尔插几句,到最后只记得小枫和牛歆晨是大梁朝这几年最年轻的将才,至于谁更厉害,那就说不清。
白日抬杠的两个男子,晚上还在那开事后分析会呢,研究下次该怎么吵,才能让众人把小枫和牛歆晨这两个名字记得更清楚。一想起这两个名字,最好能直接和大梁战神联系起来,一个就是北战神,一个就是南战神。
“老大,就我们这么吵,知道的人还是太少了。”两人商量了一阵后,转头请示他们的上司吉庆吉东家。
“姑娘已经找人写了话本子,茶馆先生们很快就也上新内容了。”吉庆亲自给两位倒了杯药草茶,润喉的。
梁广效仿朝廷,也弄了个宣传史写写战事,宣传下东南军的情况。在他的笔下,东南军神勇无比,和赵瀚文口中的叛军形象一个天一个地。桐州和黄州的大户人家,自然有手段拿到朝廷看板的手抄版,两相对比之下都觉得梁广有些小家子气了,对自己的失败那真是只字不提啊。
因着叛军率先袭击了梧州城,朝廷军也开始了对桐州城周边的骚扰。原本的风景胜地,比如那几个凤凰镇,在战火中失去了原本的风采,没用几个月就恢复到了当年开国皇帝去时的原始风貌,除了石头就是水。
镇上的居民有的逃到了桐州城,有的逃到了梧州城,哪有他们的亲人,他们就逃到哪。这是打仗,大多数的人想法就是宁可一家人抱在一起等死,也不愿意分隔两地再不相见。
附近几个州城的文人们,因着战火纷飞,创作热情高涨,倒是出现了不少广为流传的佳作。这些都是朝廷和叛军没有想到的,开始的时候,也没人意识到文人的笔有时候比刀还可怕。
开始的时候,文人创作还都是围绕着无家可归的难民,还有远处见不到的老友,诉诉思念之情。直到封笔已久的无名黄再出江湖,用白话文写出了一篇记东南王梁广的前世今生之后,文人们不再含蓄,也不再矜持,开始用笔做武器,对对方进行全方位的精神攻击。
黄州和桐州的部分文人在此时选择站队,为了梁广摇旗呐喊,也开始编撰起宫里那位的前世今生。说起来,这两位各有各的槽点,目前宫中那位占优势,完全是因为帮着朝廷的文人更多。
来自舆论的压力是很大的,尤其梁广一心要造反,这几十年没少搜集皇帝上这位侄子的罪证,有些事说起来有鼻子有眼的,就是朝臣们都怀疑他说的可能就是真的。毕竟先皇那么多皇子的死法虽各有不同,但结果就是试图挡过太子路的所有人都死了,活下来的只有当时太过年幼,毫无竞争力的晋王。
“姑娘早就猜到会这样么?”韭黄也看到了黄州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