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混乱的正月

皇宫里这个年过得也不咋样,虽说过年期间不用上朝,但打仗的事是个例外。宫里隔三岔五的,就把大臣们召集起来讨论一番,该支援的支援,该严查的严查。

“胡将军和李大人都上了密折,请求朝廷严格控制流入黄州的粮草,这事看来难办啊。”这阵能进宫的没一个年轻的,白胡子白头都是标配,论资排辈的朝廷上,岁数不到,级别也跟不上。

“陛下圣明,所以派了大人督办此事啊。”王阁老身边还有个小太监搀着呢,这是陛下给他先生的福利,独此一份。天寒地冻的,上岁数的人可经不起摔跤。

“王阁老说笑了。”杨阁老和王阁老不一样,当了皇帝老师一路直上。他是兢兢业业熬上来的,但就是他也觉得这事挺棘手的。

东南王就算有什么问题,现在还是一地藩王呢,要是明面上下个什么旨意说不让粮进黄州,那这个以后造反,这必然成了他的理由之一。杨阁老一辈子谨慎,是不愿意留下这种隐患的。

“大人,尚家的几位公子今个来串门,夫人说您什么时候回来了,就到后院一起热闹热闹。”杨阁老刚一回家,就听见下人过来说了这么一番话。

“告诉夫人,换件衣服我就去。”杨阁老岁数不小,但有个老来女,自己夫人看重尚家的几位公子哥,这事不是个秘密。

杨阁老和尚家孩子聊天,自然不能说公事,也不能说朝上的事,只是听他们几个讲讲北方风土人情,然后说说这几年游历的见识。

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中,尚嘉文的一句话,给了这位杨阁老一点启示。朝廷是不方便让全天下的粮食都不进黄州,但如今西北战乱,谁也不知道能持续多久,让各地父母官自己存好粮,做好随时被抽调的准备,那他们自然就不会让粮离开地方了,这事就简单了啊。

“嘉文聪慧啊。”杨阁老想到这,冲着尚嘉文笑了笑。

“啊,谢谢世叔夸奖。”尚嘉文虽然没想明白他就说了句,北方下雪的时候各扫门前雪,怎么就聪慧了。但是杨阁老的称赞,那得道谢呀。 海棠书屋

第二天,杨阁老进宫去了,待了没多久,带了一道政令出宫。这道政令火速被送到了大梁各个州城,梧州和桐州两地官员收到通知后,都是眉头紧锁啊。

这玩意别的地方也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们离黄州这么近,说猜不到那是不可能的。他们该怎么做,这事真地需要好好斟酌一下。还没等他们斟酌完,军部紧跟着下了一道政令,今年增加一次征兵,正月过后就开始,十五天内限期完成。

这一下,所有人都没了过年的心情,还在正月里呢,地方衙门里就已经忙了起来。

知道这些消息的李澄,也一样没了过年的心情,带着人直接从正门进了吉庆楼。

“李姑娘来了,您今个是谈生意,还是自己来吃饭啊。”吉庆楼的伙计热情洋溢地,就把李澄引到楼里去了。

不多时,吉庆一张喜庆的大脸,在李澄面前变成了愁眉苦脸。

“李姑娘,这事发突然,主子真是赶不及回来一趟了。”吉庆心中叫苦,他安排的地方其实不是很远,就在松州城。但是时间卡得紧,梁枫是真来不及回来一次。

“他一切都还好么?”这是李澄近期,第一次问梁枫的情况。 爱上小叔怎么办?

“主子都好,这几日会有消息传过来。”

“你替我跑一趟,把这些东西都给他。”李澄示意身后的韭黄,把东西拿出来。

韭黄拿出一个包裹,里面是各种药膏。

“伤药我已经给了他了,这些膏药用起来更方便。让人做些点心,我带回去。”李澄话锋生硬一转,吉庆都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来应景了。

不是该惦记公子安危,然后垂泪,然后等着他替她把这一幕转达过去的么?怎么一句软和话也没有,公子听了该不会失望吧。

李澄不管吉庆怎么想的,东西送完,带着吉庆楼的十八宝就坐上马车回家了。回了赵家,包括姨娘们在内的所有主子们,都吃上了吉庆楼用料扎实的十八宝点心。这东西旁人去买,一盒就顶天了,也不知道今个是生意不好,还是怎么地,李澄竟带回了整整十盒十八宝。

“这十八宝是好吃,姨娘你再尝尝这个味道的啊。”红叶坐在卢云身边,没人的时候,这两个处的跟姐妹没差。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