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夫人,你看?”王大人看了眼赵夫人,示意他有事要做,她们该走了。
外面书院书生来得很急,还没等王大人把赵夫人弄走,就走进了正堂。
“鸿儿?”李澄在学子中看到了李鸿的身影。
“你们这是?”王大人原本以为来的是一个学子,结果来了一群。而且这一群人虽然衣帽整齐,但这架势不对啊。要是学子打架,应该是书院里面就能处理的,怎么来他这了。
“惭愧啊,王大人。”众多学子后面,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最后走了进来,此人是书院里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位先生。此人最大的本事是押题,虽然试题是京里大人们拟的,但这位黄先生每次都能看准上面的风向标,任谁也得佩服他的眼光。只是这人来,是因为什么呢?
“黄先生,是有何事啊?”百思不得其解的王大人,直接开口问了。
“一些小事,一些小事。赵夫人和李姑娘也在?王夫人也在,失礼了,失礼了。”水灾后,认识赵夫人和李澄的不在少数,王夫人也曾在外施粥,所以认识她的人也不少。
“赵夫人,黄先生这里怕是有事。”王大人没法开口直接下逐客令,只能一遍遍暗示。
“无妨,无妨,我原本也要去赵府向夫人赔罪的,在这里,正好,正好。”黄先生这话说完,有几个书生低下了头。
等黄先生把这事说完后,王大人下令把赵老爷、李展、刘老爷一行人都请到衙门里,这事闹得有点大了。
远在京里的朝堂上,虽然没有大臣做出哭闹的行动来,但是威力一点也不比芷州城里小。坊间传闻,王阁老每日回家就吊上药汤,早上出门前则是要在嘴里含上一片老参,非如此不能每日都坚持上朝去强调向东南派兵剿海盗的主张。